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锦绣佳妻 - 第2016章 .10.23

第2016章 .10.23[第1页/共4页]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二者反面,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此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力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

夏三月,此谓蕃秀,六合气交,万物华实,夜卧夙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负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悲伤,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沉痾。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亮,是故阳因此上,卫外者也。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如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负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晓得者,法于阴阳,和于法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是故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心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分,气脉常通,而肾气不足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六合之精气皆竭矣。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流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惶恐;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痴肥;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堪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堪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贤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毅,血气皆从;如是则表里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仍旧。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此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因此大饮,则气逆;因此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