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平行世界之战争重启 - 三百一十七。扩大产能

三百一十七。扩大产能[第1页/共3页]

如果大文帝国情愿策动其他的机器厂一起出产,那就另当别论了。

首要启事是因为大文帝国的物流不发财,运输本钱较高,在很多没有钢铁厂或阔别钢铁厂的处所,钢材的代价是嗖嗖的往上涨,极个别的处所,钢材代价乃至超越750元。

沪海方面也清楚,操纵这些设备打造出一个不敢说是天下最大,起码也如果东部地区最大,最早进的机器加工企业。在颠末几个月的接收、消化、磨合,现在这些设备都已经能够获得精确的利用,阐扬着不凡是能力。

一条出产线就有30万吨的年产量,如果有10条、20条,那当初设想的500万吨年产量只不过是时候的题目了。李儒晋把相干的办公室职员喊来,开端做本钱核算,他美意里有个低。

颠末一个月的磨合,这条出产线终究普通的运转起来,钢铁的日产量也一天一个新高度,往上猛窜,最后日产量定在1000吨摆布时,达到了安稳期。

此次燃烧试车无疑是胜利的,其实在这之前,近似的试车尝试已经做了很多于十次,而此次更多的是一种汇报性子的试车,毕竟钱花了,总归要弄点东西出来吧。

现在还是一边炼钢,一边复制出产线吧!李儒晋把大长老送了归去,又把出产线调试了几次,在确认统统的没有题目,筹办安妥以后,这条出产线正式运转起来。

但李儒晋并没有透暴露来,现在钱已经花了,说甚么都晚了,还闹民气,还是不说出来吧!但也不能说一点好处也没有,多一条出产线,也能加快一些钢铁厂的扶植进度。

这还不包含大型坩埚的出产,坩埚对质料的要求比较高,现在出产线出产的钢材还不能达到标准,李儒晋的原打算是是比及复制出两条出产线后,对第一条出产线进级,把纯氧喷顶转炉技术应用上去,然后制造坩埚。固然时候上会有些迟误,但这么做算是最划算的一个别例了。

一共十七项技术和一条出产线,其他的技术李儒晋还没有看到,但最贵的几样,李儒晋晓得,大文帝国花了冤枉钱,此次买卖之前和他说一下多好,唉!

李儒晋想了想,现在只是一条出产线,本钱另有些偏高,如果将出产线扩大到十条以上,李儒晋估计这个本钱能抬高到150元一下,每吨钢的利润在400元摆布,那么这个利润率就大了!

在临走之前,大长老对李儒晋提及了和沙俄方面的第二次买卖,李儒晋听完今后,有点为大文帝国不值,出产线的技术,李儒晋和技术团队已经吃透,想要完整的复制出来,已经没有技术上的难度了。

如果产能达到500万吨,那一年的利润就能达到20亿,而钢铁厂的总投入只不过才靠近80亿,只要四年就能收回本钱,一个大型企业,四年就能收回本钱,这个不要太夸大!当然,这个都是抱负状况下才气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