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穿越到山海经 - 第458章 鬻子一章

第458章 鬻子一章[第1页/共4页]

政曰:民者,至卑也,极卑贱也。而使之取吏焉,必取所爱。圣主不违人以独用也。故十人爱之,则十人之吏也;百人爱之,则百人之吏也;千人爱之,则千人之吏也;万人爱之,则万人之吏也。自此已上,皆言人之情好之德行,各有所爱乐之,多少殊别也。

政曰:昔者鲁周公曰:吾闻之于政也,称周公之言,以明政者也。

其道昭昭,若日月之明然,若以昼代夜然。日月运明,明不私照,必须幽显,始终不息,故昭昭然所不舍也。夫贤人与六合合德、日月齐明,道大不沦,能够崇远也。故其道首首然。万世为福、万世为教者,唯从黄帝以下、舜禹以上罢了矣。

过则勿惮改,整天不为恶。恶去於身也,不但墨面髡发是为形余哉?故其蚩尤见诛,四凶就戮,夏癸绝祀,商辛覆宗。贼身害躯,破家失国,其行如此,是为大忘也。其行如此,是谓之大忘,终成所答之事。

鬻子前不即以指答者,故引成文王之问。文王欲然终弘愿之理,故曰其事何如矣。

言帝者,年纪之始,以记其佐帝及升位之年纪也。天下者,岂可妄理哉?亦由积善累业以有之也。言五帝之道相缘为政,故同称之也。

夫为政以德,必贵于道,为化国之福焉。当文王之时,而通称三王者,据近以及远,明道以同也。周者,合也,备也,言五帝三王贵道,其政能合若一也,而无所不备也。

学黄帝之道而常之。化迹不及,以是效也。效其通道而常用之。

因修黄帝之道而行其政令,不鼎新也。

敢问人有大忘乎?尊师道,故曰敢问。文王思存大道以终政事,心述在於经远,以是先问於大忘也。

故王者取吏不忘,必使民唱然后和。人主总群谋以观众,知明以探风声,察于下言以求得失,取贤人以宣政化。推己取贤,唯圣者能之。

愚者岂自发得愚哉?以智视之,愚迹见矣。虽以彼智,以自智,人岂觉得智?

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五帝谓黄帝、颛顼、高辛、唐尧、虞帝也。

恶者,贼以丧躯。人主为恶于上,则百姓为恶而不悛者,是昏惑。

二十而治天下。升为天子也。

黄帝正妃曰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颛顼,为高阳氏,在位七十八年。

守道五帝三王周政甲第四

执大象而天下往,明道不往,则道不成暂离所也。贤人在上,贤士百里而有一人,则犹无有也。

丹朱傲虐,无拾日夜;頟頟肆恶,曾无歇息。此则见于外不以隐微者也。

而功最于吏,王者度政施令而不自为,必属贤达以任使之,故天下战役,人知所保。此贤史善最之功也。

文王曰:敢问大忘何如?

昔者帝喾,黄帝正妃生玄嚣,玄嚣之子生帝喾,德日新,故曰高辛,在位七十年矣。年十五而佐帝颛顼,三十而治天下。佐颛顼以理天下,三十而升为帝也。其治天下也,上绿黄帝之道而明之,言德稍下,不能尽行黄帝之道,但明之罢了矣。学帝颛顼之道而行之。政教所为,效颛顼而行。其言不能常习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