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七十三章 乌江之畔(四)

第七十三章 乌江之畔(四)[第1页/共4页]

言归正传。面前这个密布荒草和丛林的浅滩。在东岸人的图纸上被定名为三河口堡。因地处黑河、乌拉圭河、圣萨尔瓦多河三河交汇之处而得名。这三个定居点(三河口堡、绥化堡、绥远堡)与更北方的永安港合在一起。生长几年后便又是一个县的根柢。

政务院明显也熟谙到了这内里的题目,是以他们很快就受权农业部,向呼应国度号令到本地地区开荒的大农业承包者们发放代价补助,以支撑他们度过难关。与此同时,还大力倡导粮食深加工行业,即鼓励农夫们将粮食出售给各地的机器磨坊,以出产高附加值的精制面粉――这在欧洲的初级市场上还是有一些销路的;别的,其他一些深加工财产也在快速酝酿和推行当中,以丰富海内的食品市场,为这些多余的粮食找到销路。

这么多的农业人丁,在较好的农业根本前提的帮忙下,发作出的出产才气是惊人的,小麦、水稻、玉米、红薯、土豆、大豆屡获歉收,几近成了执委会一个甜美的承担。多收了三五斗的烦恼困扰着每小我,农夫的支出逐步降落,工人的食品支出却较着降落,产业人丁的支出开端较着超出农业人丁一头,与多年前的环境恰好相反。

究竟上田星所说的农业人丁过量确切是一个题目。停止1650年7月10日,如果算上尚未到达东岸的一批奥斯曼女奴的话,中原东岸共和国的人丁已经达到了创记载的23.8万人(明人占比也达到了创记载的42%,混血东岸人的比例即便颠末本年的新增人丁稀释,比例也增加到了14.5%),在这些人丁中,产业人丁不过戋戋两万余人――当然东岸海内尚存在无国籍的修建雄师黑户3-4万人以及数量很不稳定的奴工――其他去掉手产业者、海陆甲士、行政职员等各种吃财务饭的人头,约莫仍有超越80%的人丁是纯农业人丁(顶多农闲时去工地或林场打工)。

“种田不挣钱,那是因为种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田星闻言也说道,“我们国度现在二十多万人了,农业人丁就占到了80%以上。乡村水利设施比年投入巨资停止扶植,农户牲口保养量扶摇直上,三茬轮作轨制深切推行,再加上老天爷也给面子,这些年没啥灾害,粮食比年歉收,这要还能挣钱还真出鬼了。遵循统计规律,粮食产量增加10%,这代价起码就要下跌30%以上,何况这产量增加我看还不止10%啊。我看哪,前面还是要窜改一下这个布局,一些新来的移民我看都扔给南铁公司算了,让他们去修路、捕鱼、砍木、开矿,都比种地强,我说真的。”

“养羊很好啊。别的种大豆、种葡萄(酿酒)、种生果、种蔬菜,养鸭养鸡养鹅都是条门路,就看本身如何挑选了。”田星看着乌江对岸,说道:“实在不可还能够将部分多余的粮食卖给对岸的克兰迪人,让他们替我们砍木。对岸河间地区的木料对我们来讲也挺首要的,靖江造纸厂这个海内第一家半机器半手工的造纸企业,对这方面还是有必然需求的,如许也能把这些克兰迪人捆在我们这里,今后差遣起来也更便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