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7|捉虫

7|捉虫[第2页/共4页]

要不是四周有人,宋时真想高唱一段《刘巧儿》,抒发一下反对包办婚姻的豪情。

门子只来得及喊一声“凌大爷”,那道身影就已纵入角门。他乃至来不及在门前上马,闯出来几步后才勒住马,翻身跃下,顺手扔下缰绳,直奔正堂。

堂上正坐着一名穿戴酱色道袍的白叟,见他进门,微微昂首,惊奇地问道:“凌哥儿,你不是回籍展墓去了么,如何刚去便返来了?”

桓凌眉心微拧,辩论道:“宋时年年与我有手札来往,信中也常与我论读书所得,考据极精,字字皆有出处,不是为俗务波折研习经学的人。祖父若肯看,我这就拿来。”

“孙儿不敢。”桓凌半步不退地立在他面前,垂眸答道:“但宋时是父亲最爱重的弟子,熟读经史、才学过人,又是贤孝和睦之人――祖父不也曾夸他是佳儿么?我实在不知,家里另有甚么原因必然要退亲!”

他一个当代人,对父母之命的婚姻向来就没甚么好感,只当是任务,不得不担罢了。何况他这辈子只见过桓女人几面,见面时对方还都是个小门生模样,谁培养得出豪情来?

他深深吸了口气,踏进了mm的屋子里。

桓老太爷摇点头,微微皱眉:“周王选妃是天家大事,我们家既然适逢其会,岂容避开?此事也不是用心瞒着你,不过是当时你合法会试的紧急干系,不肯叫你为些须小事用心。至于宋家那边,我已先做了赔偿,将宋时之父转迁到了福建武平县,叫他做两任安然县令。你四弟已去福建劈面和宋举人退亲了,只要宋家懂事,将来我们家自会提携他们。 ”

“他在容县做了些事,是因父执年纪渐长,措置县政时有些不能全面之处,他天然要替父亲保全。我听人说,前年吏部大计上,宋父执的考语就是‘称职’,你若说这此中都是宋三弟代管,那也可见他不但孝敬,还是能代天子抚民理政的贤才。”

桓凌的神采垂垂沉重,冷静叹了一声。

桓凌去跟他祖父商讨如何弥补宋家时,宋家父子也见着了千里迢迢来退亲的桓家人――恰是桓先发展兄之子,桓女人的堂兄桓文。

订婚的手札和八字都在家里收着,宋举人就先写了份退婚文书,又写信给家里,叫樊夫人把当初桓先生写给他的手札退归去。

父母过身后,他们兄妹一向是相依为命,共同熬过了守孝这几年。桓凌在祖父面前还能据理力图,对着元娘却不由得放低了声音,暖和地问:“元娘,你可晓得宫中为周王选妃之事?你年纪已到了,若留在京里不免要进宫应选,不如大哥这就送你到武平结婚……”

他最后看了mm一眼,便起家排闼而去,衣摆带起肃肃风声,再不转头。

他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元娘,你听兄长的,我桓家世代书香门庭,立品持正,岂可为了攀附皇亲而背弃婚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