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46|第 46 章

46|第 46 章[第2页/共4页]

――不,我不怕虫,只是讨厌罢了。

这里就是缺个王摩诘,无人能把这故乡风景填入诗中啊!

若搁在平常,宋时天然要站在他爹身后。不过这回有致仕的高官在,另有很多外县来的士子,都是规端方矩按着学历站的,他若太靠前,怕人家说他们宋家、他们武平县没端方,以是就藏在了生员雄师背面。

方提学含着棕子块思忖了一下,顿时咽下肉粽,提大声音劝世人:“若在平常,这么多才子名流聚在一起,本院天然要做主叫你们比试诗词文章,不过本日我们到了这武平县,诗词倒为主要,第一要听的是讲学。

县里预备下数条彩舟,由善水性的渔民们分红数组,一人胸披红花站在船头擂鼓,海员们在背面运浆荡舟,在金鼓声与岸上围观者的号令声中力图第一。

不消甚么,也不必想了。

桓凌接过谕单看了看, 也光荣地笑了笑:“幸亏方大人直接到武平, 如果先到府里, 我还得连夜赶归去迎候。”

远处山势奇古、形如交椅,近处侧耳即闻农家欢声笑语,头上荔枝累垂,风吹过便是一片清甜果香,恰是一副读书人最爱的故乡风景。

夺魁的那队懦夫胸膛暴露,身上扎着红花彩带,到宋县令面前请赏。宋县令便温言嘉勉一番,给他们一托盘四十两银子,又赐本地特产象洞酒浸的菖蒲酒三坛。

毕竟还是那艘蓝旗船赢了,红旗船与它前后脚到了起点,再背面的白旗船便与他们差了小半个船身,远输与这两队。

方提学当日亲身签发的剥除头巾文书,写完还算计了一下他那边剩下的生员人数,现在见着这乌泱乌泱一片头巾, 头巾下大半年青的脸,竟不大敢认这是武平县了!

武平县端五的风俗是悬艾虎、饮蒲觞、吃角黍,宋时早叫人在上游溪边一株没受灾的老荔枝树下排起一圈纸屏,向着交椅山的一面敞开,大道人流多的那边用围屏挡住。地上铺设大片草席,摆上矮几、软垫,仿古时民风,请世人在此吃菖蒲酒。

那两位讲师享用的是致仕报酬,住在府宾馆,出门就能把动静传到。外埠来的才子们却远远地住在郊野, 宋时因而亲身跑去传了一趟动静, 趁便统计有几人情愿随县令出迎提学。

谢甚么就不消说了。

“这诗文倒不是不准作,而是不必现在就比。你们且先各自记下,等讲学结束后,本官再拣好的叫宋子期用他那新印法刻印成书,比题在那知名溪石上却强很多了。”

上回见着这么超卓的年青人,还是这宋县令之子宋时。不过面前的年青人是个六品官员,绝非武平本县人物,莫非就是善庵兄经常提及的汀州府桓通判?

蒲月初三,宋知县便领着一排穿着合制、行事端方的儒生在县东长亭迎候提学――人数竟比黄巡按查主持打击本地豪强、咔哧咔哧削去一片生员头巾之前还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