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79|第 279 章

279|第 279 章[第2页/共3页]

不是进京,乃至不是还京,而是还朝。

三位阁老体味了陛下的意义, 便退回内阁商讨拟旨之事。张、李两位阁老入坐后便向吕阁老拱手道贺,先贺国本终究要定下,再贺他这门生得以军功册封――

三皇子如何想也感觉他一个文官不该这么等闲册封,成心探听一下内幕。还不等他幕中传来甚么动静,便闻圣旨诏告满朝:因西北频传捷报,周王筹办、运转粮草军器、稳定西北诸省局事有功,圣上谅解周王久居边关苦寒之地,要派人迎周王还朝。

若他们此时还未结婚,等几年后宋时任满还朝,赐他们一场热热烈闹的婚宴,不就把这封诰的事乱来畴昔了么?

可加散阶、可升职、可册封,端看圣意了。

固然本朝因着太・祖是北方汉人间侯出身, 染了些外族风俗, 向以世家之女充宫闱,并不按捺外戚,可在册封时,以外戚身份得的爵位却有诰无券, 不能世袭,比以军功论爵的低了一等。桓凌这回托了周王的福,能以军功册封,来日出息目睹更广漠些。

还朝。

还朝以后不就是要参政了!

宋二哥这些年在家里把桓凌当弟妹,当着阁老的面,还是要给这位四品佥都御史留面子,不直说他是宋家的儿媳。

待他下去以后,李阁老便认命地说:“且不提别的了,要紧的是如何赐封……一个男人总不能封诰命吧?自古也未曾有太子妃娘家嫂子册封的……如果桓凌下嫁倒好算些,太子妃姊妹的夫婿便不必封赏……不对,男人又不能按外嫁女身份算……”

既然尚未正式立储, 桓凌的册封也暂不以太子妃兄长的名义,依军功加封便是。待周王还京,立储封妃之时, 再由礼部给他家人一并加爵位、虚衔。

礼部便忙着安排给桓凌赐爵之事,筹办驱逐周王还京的仪仗和车驾。魏王现在正在礼部领差使,闻声吕阁老叮咛仪制、祠祭两司筹办东西,便问了一声是为谁筹办的。

畴前未曾有过男人随夫或随妻受封诰的例子,本朝亦不好开此先例,还是只当没有这桩婚事,依大臣变更的例子安排吧。

吕首辅感慨几句,张次辅倒被他勾得想起一桩闲事来――“我记得桓凌与我那弟子宋时是成过亲的,现在可也该加封诰?可这男人如何加封?太子正位大典是否也该叫他进京插手?”

他们三人丢开承担,用心筹办周王还京、册封太子一事,新泰帝翻开这封未加讲明的奏折,却也堕入了他们昨日的烦恼中。

甚么周王还京必须勋贵驱逐,甚么桓凌招安之功足以册封。别的都只是障眼法儿,真正首要的是父皇驰念他大哥了!他大哥离着储位又进一步了!

天子胸膛中深深地压出一息长叹,先在内阁拟出的爵号顶用朱笔重重圈了“永宁侯”三字,又对着那本奏章考虑很久,终究落墨:宋时不加册封,不加散阶,只平迁詹事府少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