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66|第 266 章

266|第 266 章[第2页/共4页]

他回想起宋时给他抄的那些别致晦涩、却又实在能破解人间之谜,教人欲罢不能的新知识,神采愈显庄肃,令人不得不信他的。

那批示指着箱子笑道:“这也是不久前才从汉中寄来的,前脚儿箱子刚运到,后脚儿御史大人就到了本地,可见两位大人有缘。”

单从帖木儿兄弟的服饰气度、郑朝官员待他们的态度上, 便可见他们内附以后过得非常舒坦, 未曾受甚么委曲。再听他们口中描述的凉城, 更是叫人不敢置信――给贵族王公修建府第也罢, 连给贫苦牧民都给建高厦花圃?

时官儿凭本领考的三元,教他那些后代理学,做的惠民的发明,如何凭一句上天偏疼,神仙转世,就勾消他本身的成绩了!

自古以来,有多少翻云覆雨的神仙最后被当作祸国妖人处斩了?宋时虽是个勤恳爱国的诚恳官员,可这世上嫉贤妒能的人多,万一有人妒忌谗谄他,将甚么天灾异象归咎到他身上呢?

水田衣现在也不大时髦了,且水田衣是拼缝出来的,他们练武的人眼力都不差,看得出那色彩是染出来的。

顺义侯诸子都未曾想过这类题目――

宋时不在,桓凌才将阿谁“土气”在喉间转了转,又咽回腹中,拿起两件细看,只觉形制有些像他上回做的绿戎服。

不,也不像,这么小的火苗看着都不晃眼,这灯珠可亮很多呢。不该说是火光,倒像落日西斜时的日光。

地毯是俗了点儿,不及天水的丝毯金贵,可牧民内附如许的大丧事就该配大红大绿的花毯,看着就喜气。将来若还要高雅精美的毯子,他们这里有成舍的绵羊产毛线,也建起了毛毯厂,将来叫人去西域、去官家织造坊买了图样,多招几个会织毯的匠人渐渐织就是了。

使团出来时便带着朝廷的封赏,当场就给了金珠财宝、官袍纱帽,还犒赏了诸王公亲贵金玉、珠宝、佛像、汉中府出的实木珐琅座钟等物……

他们兄弟自求的差使, 又是降郑以背面一回为新主建功,自是使尽了百般手腕。这两部亲戚观大郑与草原战事胜负之变,也感觉大郑现在富庶强大, 值得投效, 毕竟情愿率部内附。

腊月间, 招安使团终究回到凉城,也带来了顺义王世子的母舅及其大妃之父家两族。

桓大人穿这一身,就是穿了宋三元公的一身相思之意!

雷霆天象自古常见,是上天将天道运转之理摆在世人面前,宋时能得而用之,是因为他观外象必究其本,常日又读书多,能将前人所学的精义与人间之象连络到一起。而草原无人晓得应用,是因为读书少,不晓得如何从物象倒推本质,才看不透上天所示的天理妙用。

本来如此,好新奇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