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53|第 253 章

253|第 253 章[第2页/共3页]

桓凌想起此事便心疼,唏嘘地说:“时……宋知府已写了章程,这都是贰心血所结,望殿下采取。”

他倒是晓得凉城以外有湖名岱海,水草丰美,恰是养牛羊的上佳之地。那些牧民住在凉城,就叫他们在居处建舍圈养牛羊,四周再建场加工牛羊肉与外相,便是最好的安设办法。

都是亲戚,也不必虚客气了,直接问:“宋舅兄如何说?”

“闲事要紧, 舅兄不要再问这细枝末节了。还是说说你们对昨日那份旨意有甚设法吧。”

周王看完那篇短而松散的凉城畜牧业及深加工财产生长可行性陈述,对于草原上不能挖矿造窑的担忧终究撤销了。

汉中府也没有草场,百姓们还是房前屋后地养着耕牛,乡间也有人野生羊,都是圈在圈里,偶尔放出去吃草,并不必然要占大片草场。青草如果不敷,还能够用干草、秸杆、精饲料补足。如豆粕、棉柏、羽毛都能够用膨化机膨化,出来的就是又营养又易消化的饲料了。

周王比着汉中与九边诸省生长的过程,总感觉要搞产业总得先有个石矿、铁矿、煤矿、油矿之类的,没有矿就办不起产业。

周王令府中两位长使与汉中诸官一道送他, 本身回到书房, 与桓凌商讨如何安设牧民。

桓大人因而暂放下礼节之辩,提及闲事:“老子曰:大国者下贱, 天下之交,天下之牝。我大郑广有天下之地,天然也当有包容天下各族的气度。那部牧民既要内附,便是大郑子民,殿下现在镇抚九边,天然也要如父母般保爱他们。”

送往凉城的还不但是本校门生,另有两名本来在驿馆专治马匹,厥后宋知府办豢养厂时征去看病的兽医。

姚郎中从凉城出来时,齐王那边也给他装的如许东西, 路上吃着诚是洁净、便利。他们做钦差的不似到处所仕进、探亲, 能慢悠悠一走数月, 都是赶着覆命的, 能省些时候就要省些时候, 是以也不推托, 就捎了一袋子军粮走。

本来为着安排各府共备军粮,他们汉中已经卖出了不知多少台膨化机,搭出了很多专家小组到各府州指导。现在为了让内附的边民养好牛羊,他们竟然又要往外送机器、送人才,宋亲家培养出的好门生都要送光了。

就别希冀在凉城挖矿了。

姚郎中传罢旨意, 便急赶着回京覆命,周王也不狠留他, 只叫人给他装了些饼干罐头之类的新式军粮, 便利他们路上饮食。

不知是出于久居汉中的私心,还是纯真地偏疼自家人,他看着这份陈述,想的更多的倒是汉中府捐躯甚大――

他愁的就是草原上没处挖矿,他那上马能巡查九边,上马能弹劾大臣,断个袖都能断着治世能臣的大舅子还恰好就要往贰心口戳,完整断了他挖矿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