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52|第 252 章

252|第 252 章[第2页/共4页]

姚侍郎看到他也不是那么平静,内心感到了一丝丝安抚。低头吃一口米饭,也感觉香软滑糯,又有点嚼头,满口新米的香气,比在京里吃的浅显粳米仿佛好吃很多。

可跟着圣旨来的不但有封赏,另有一道当场安设内附虏部的困难。

姚郎中笑道:“是了,下官只顾着杨大人要我拜托宋大人,帮他们想些行动安设内附的鞑靼部民之事,一时竟忘了桓大人昔期间宋知府献嘉禾的场面――”

宋先生觉得……详细题目详细阐发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到得周王府中,这春意便更浓了。

先给他们安设进端庄房舍里,再有每日领钱领吃食的处所,民气就定了。将来到这屋子能坏的时候,只怕这归附的边民早过得和汉中普通富庶了,还怕翻建屋子么?

宋时见周王仿佛有些想吃,又怕费事别人,不肯说个“要”字,不由悄悄心疼――他畴前当小带领时,员工让他宴客他都风雅地掏钱请,现在这远亲的妹夫想吃个草原羊肉还能不让孩子吃上了?

当时是周王在殿上批示,桓御史亲身翻开箱子,取出了整整一箱的吉祥给人看!

提及兴产业,给这些人安排事情,世人倒都非常有信心:“有齐王殿下在,不过易事尔。”

――阁老们的意义, 现在西北未靖, 放这些牧民在关外草场浪荡, 万一渗进了虏寇探子, 或是这些人又兴背叛之心, 轻易坏了西征大局。

杨荣捋着清须,微微点头:“我在榆林、延绥等地建石油厂,便是宋知府派人看着建起来的。他们都不消砖石泥土,而是以竹筋水泥预先砌成板子,到建房时用竹棍串起来,浇下水泥,转眼便是一间敞阔的水泥房。”

姚郎中不由看了宋时一眼,问道:“只怕朝廷雄师春暖后又要深切草原,不能全面此事,不知殿下有何安排,宋大人可有甚么主张?”

齐王向来心机果断,固然世人都把他捧成了济世安民的贤王,他本身却还把持得住,归去就给父皇写请辞折子,又给远在汉中的皇兄写信,请他派人来安设这部牧民。

对了,还能做成罐头,供应齐王军里当军粮。

他都不晓得桓凌是如何能那么稳妥,连指尖儿都不颤地把那些嘉禾献上去的。如果他在堂上出那样的风头,只怕两只手都冲要动得拿不住盛嘉禾的盒子!

乃至不但汉中,他往凉城传信时,路过大同府都传闻有种得出两歧之麦的了。如果宋知府略加点拨,在凉城安设牧民一事还算得上甚么大事?只怕不建经济园,光教他们种地也养得起这一部的人了。

一道圣旨, 齐王便成了大将军王,其他诸将也有加衔、加俸, 京里还拉来了御赐的金银酒肴, 足酬他们这场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