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48|第 248 章

248|第 248 章[第2页/共4页]

箱门翻开,暴露三行抽屉,上两行是一行三个的小抽屉,最下是整条的长抽屉。批示使一个个抽出来,只见上头小抽屉里各藏着两支儿臂般粗长的白铁棒,底下阿谁则装了满满一抽屉比上头铁棒细些,有其三分是非的圆筒。

他们的帐子里固然透进天光,这电筒里照出的光却还是清楚可辩,是一道光柱映照着飞舞的灰尘,在帐壁上打出一个圆形光斑。

他也还是意难平,悄悄酸了一句:皇兄这时还说桓宋,明显世人都说是宋桓!他就是偏疼自家妻舅,不晓得以人才为重!

齐王竟无一句话可辩驳,但就这么承认兄长行事做人都好,连贰内心都实在也有些信赖,也无怪宋时选了被放逐出京的兄长也不选他……

连他都不碰电池了,旁人看着这东西的卖相,更没有细看心机,都去看那些电筒――

他将本身记着的都讲了,又对齐王拱手施礼:“我家殿下来时曾警告下官,此电筒虽贵重,却也比不过我大郑北伐千秋之功。望殿下与诸位大人于战事善用此物,不必将其当作珍玩异物,将来桓、宋两位大人还会再多制这等良器,为我大郑王师添助力。”

他也试着开关,玩弄了几下,才想起将这东西献给齐王,冲动难抑地说:“殿下请看,这电筒不须火便可照明,我们行军渡水时用它可便利极了!”

一道夺目标黄光刹时亮起,正对着电珠看的人面前刹时烙下一丝暗线。

杨侍郎代收了票据, 送往下头军需官处查对,又向西南深施一礼,感激地说:“有劳周王殿下操心, 有了如许轻巧的军粮, 王师哨探还能再放远数里,更易察知虏寇意向了!”

但不管他们如何行动,都只更利于王师掩杀!

余批示说不出甚么,杨侍郎倒还记取宋时教过门生用盛水的玻璃瓶装过静电,便替他解释了一句:“辅国公不见下雨天电随雨落到人间?这电沾了水就化到水里了,故不成碰水。”

望殿下与诸位公侯善加利用,毋负殿周王厚意。

如何,这么粗个铁棒子,沾沾水还能坏了?

周王派来的人下去歇息,几位将军便与杨监军研讨起了这电筒的用法:

齐王一封信寄到汉中, 不出数日陕西省就送来了他要的饼干,还搭着几车马口铁盒装的禽、肉、鱼罐头, 纯肉的火腿肠, 耐放的酱肉、火腿、肉松,以及成筐的咸蛋、松花之类。

可又比烽火便利很多。

白日天亮,看不出它的光有多亮,能打多远。到早晨试用以后才知,这光真能在空中照出一束光柱,打到树上、草上而止。不管打在那边,也是照出一团聚的光班,光照得越远,打出来的光斑便越大。

或许觉得神鬼之迹,聚众于彼处拜祈;或许惊得夜逃;也或许视作天然,不加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