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47|第 247 章

247|第 247 章[第2页/共5页]

他固然一贯看不惯周王占了皇宗子的身份,比他受宠,但心底晓得兄长是个温厚至诚的君子,将粮草供应拜托于他,定会给顾好,不必有半分担忧。

请皇兄安排汉中府多做些饼干、罐头这等易饱腹的军粮,尽速运来大同。他们在关外备战,探马前锋都需此粮,疾送,切切。

桓凌张口咬住他递来的酥条,悄悄一掰,掰下一半儿递还给他,对着吃得咔咔作响,感受倒竟年青了十几二十岁,颇得几分童趣。

这当着寺人、侍从呢,周王如何这么不谨慎,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这饼干的确物如其名,比烙的饼还干,但咬下去还算酥松,此中掺了油、糖、调料,味道有咸有甜,另有带着肉味的,比平常干粮适口很多。齐王在京中锦衣玉食,这回虽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出了关,但为军中精致饮食也受了很多罪,仗还没打,先肥胖了沈腰。

这才叫宜室宜家!

他们遴派出去的门生也必然得担得起重担!

然后桓凌就坐在底下小桌上老诚恳实地听课,下课后拉着他的衣角发问,崇拜地看着他,听他讲题……

军中上到齐王、监军杨大人,下到各军将领及在外探察军情的探马,都尝到了汉中送来的新军粮。

因这神器需求预先埋葬健壮才气发力,需派探马早早探到虏寇行进方向,预先挖战壕、算角度、埋油筒,探马要走的更远。而在外哨探时,带的干粮又要少、又要吃着快速便利,又要顶饿,杨大人带来的紧缩饼干和肉罐头看来便成了最优的佳品。

本来撑船打渔的人家,有的包一片府里开好的鱼塘,或是依着自家原有的地盘挖个鱼塘。到秋后捞上来整整齐齐普通大小,一样种类的鱼,卖到富户家里,城中酒楼,或是直接给罐头厂做成鱼罐头、鱼肉肠,总不愁卖不出去。

……

他一面说,宋时就依着他的话往纸上写,就合小门生跟着教员听写课文般毫不置疑,眨眼便写好一封回书,装进白奏本纸糊的信封里。

一个职专叫他说得如此高大上,宋时听得完经心折口服,悄悄给他鼓掌:“这么一来,我们黉舍的门生就不再是工匠,也算是半个士人。有门生的身份撑着,那边府里也要尊敬他们的定见,少出些内行指导熟行的笑话。”

宋时看着他连默算都吃力的模样,心底暗生了几分怜悯,拱手道:“殿下放心,我们汉中如果尽力运转起来,一日便可做成二三石饼干,若只供哨探,立时便能供起来。且这也不但是我们汉中一府才气供的,前些日子桓大人便已抽调汉中学院处士,令他们领工匠、带设备,到各府指导出产军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