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29|第 229 章

229|第 229 章[第2页/共4页]

等杨大人安稳下来,宋时才解释道:“本府这两年产的米粮多,百姓们吃用不了,我们官府收了也不能只在仓里存着。近处几府本年收成也好,卖不得那么多了,再往远处又有运费、关税,再卖下去不划算。下官试用这压力计时刚好弄出了爆米花,尝着和蜀中的阴米差未几,便叫人弄些糖来做了米花糖,想尝尝再给府中百姓开一处财路。”

这米花里搁了糖,微带清甜,比炒的阴米更酥松,用舌尖儿一碾即融,味道、口感都相称不错。他尝了几口,垂眼瞥见桌上点心盘中的芝麻米花糖,俄然笑了起来:“这点心本来是你衙门里自家造的!本官原觉得是王府的内造点心……”

他穿越的时候太久,差点儿忘了没知己炮这个神器啊!

宋时原筹算将方剂献上,本身得个表扬,让兵部本身搞出产。想不到杨大人竟要给他申请一个光亮正大搞军用器具制造的厂子,还要让朝廷给他拨款――

牛肉还是不易炖烂的,换成排骨,炖上半个小时连骨头都能炖酥。

他不但不思严格自我要求,晋升食品格量,乃至还想开个食博会,把这类膨化食品推行到天下各省和直隶州县。

不愧是传说中三杨内阁之一的杨大佬,人家这思惟、这胸怀、这不计小利深谋远虑的气度!人家如何就不想着挖处所的人才,还要搀扶处所生长?大郑企业经济就是杨大佬和他们教员如许有长远目光的垂白叟拔擢起来的!

爆米花简朴、省时,爆出的米花膨得更大,拿来做点心比炒的阴米合算。再用熬得浓稠的糖浆浇裹压实,放凉后又甜又干,夏季里糖不易化,这米花糖的保质期也能够很长的。

思来想去,无觉得报,就再送大人一个行军时可用来做饭的神器吧――大人可晓得这白铁皮油桶不但能装汽油、柴油、火药,还能改革成多服从烧烤炉?

杨大人摸了摸那口较深的、带压力表的大锅,笑道:“这锅本日煮肉、明日煮染血的布,可如何叫人吃得下去?不过军中确切用得上这类东西,你这里炼的知名异也极有效,救了不知多少军士……”

杨大人看他眉头微皱,仿佛想到甚么难堪之处, 不由问道:“莫非那油筒里搁上炮药炸不起来么?”

若能搀扶起做这类买卖的贩子,本地又能添一项着名的小吃,百姓有处卖粮,他们府里平抑粮价的压力也能稍减缓。

杨大人吃过关外牧民传出去的炒米茶,忆起其味道,也附和地点了点头:“添了米味道香醇,也有饱腹之功。只是酥油、牛奶最好少放些,不然不敷清口解腻。”

不对,这不就是炮吗?

没错, 他在老电影和记载片里看过, 就是拿汽油桶做的!桶里倒上一层火药,搁上层隔板甚么的,再放个火药包上去, 火药一炸就把火药包打出去几百米, 炸开后能力比普通的炮还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