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15|请假

215|请假[第2页/共4页]

座钟正面盖着玻璃门,表盘珐琅面上留了个方方的小口,可将钥匙插上去给钟上弦。

宫中旨意既下,已是派了宫人、乳母来接皇孙入宫。桓王妃带着侧室李氏跪接圣旨,连个反应的时候都没有,孩子便被带回了宫里,急得她立即要上书请旨,留在都城。

不但周王,连他们这些属官,乃至满朝大臣都这么觉得。若非周王目睹的回不了朝,宋大人何不在京多等两年,而要抛下翰林编修如许清贵又大有出息的官职,千里迢迢奔赴汉中?

褚长史因要献座钟,分开之前曾到经济园里仔细心细看过一回制钟流程,此时应对起来自是胸有成竹。他乃至问一答三,细细讲了如何用车床加工打磨铜齿轮,钟里和钢制发条又如何动员齿轮转动,让大要时针不断转动的。

这道旨意岂止搅动了周王府一家,不过周王妃是为儿子被召进宫而悲伤,别人倒是为了没有儿子可进宫而焦心。

宫中向来都是以日晷、漏刻计时,更准的便是钦天监的水运仪象台,却都没有这般精美华丽,能够摆在屋里赏玩的。就连天子得了这座钟也爱不释手,召献钟的褚左使进宫演示用法,还让他带来的匠人翻开钟后盖,亲眼看了看内里的构造:

――这表盘完整按着前人计时风俗来,只要时针, 没有分针、秒针。因为“发明”座钟的宋大人一时编不出太公道的来由,能让他在汉中府碰到会做钟表的本国人,学会国际计时体例。

天下臣子、藩王纷繁献上贺礼、贺表, 周王提早派了左长史入京, 也恰是为着此事。

褚长史跟着贺表一道献上的,是一套唐人抄的《金刚经》, 一盘赤玉雕的安石榴、一套八层透雕的象牙球……与两座高可三尺许、鎏金嵌宝的铜座钟。

“座钟”二字初传开时, 连宫里都觉得周王要送的是个梵刹里敲的钟。但是真正进上的倒是个檀木作壳,红色铜胎珐琅为面,金针铜摆, 大要绘着子丑寅卯十二时候, 每个数字间用铜丝隔出八刻的计时器具。

新泰帝听着倒觉着很有兴趣,诘问道:“在京里也可造得出如许的床,做得成如许的钟么?”

新后将立,朝中将有嫡子,周王这个庶宗子又何必还京呢。

二皇子现在也结婚两载,王妃与妾室却还都没动静,听到这动静后不免抱恨:“大哥这清楚是以退为进,借口要将妻儿搬回汉中,实则提示父皇,现在皇室中只他一个有了子嗣了!”

齐王少大哥成地感慨道:“监察御史如何敢弹劾亲王?他们也只敢问问矿上那些小官儿罢了,但是朝廷的矿向来便是如此,那些小人不知寻得出多少借口迟延。可儿臣、可朝廷的经济园却迟延不起,一日不完工便是一日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