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0|捉虫,没更新

20|捉虫,没更新[第2页/共4页]

宋时晓得这些墨客打动起来不管不顾,怕他们晓得了桓凌撂着公职不去上任特地来看他,哪天顺口说出去,会害桓小师兄被御史弹劾,便含混应道:“这是我一名兄长,从京里过来看望我们父子。诸位唤他的表字伯风便是了。”

如果没定过亲,儿子的恩师家里出了王妃,那是多么显耀的一件事?恨不能传得宦海官方都晓得这动静哩!现在他们倒是怕听喜信,更怕叫人晓得时官儿的未婚妻就是王妃娘娘。

宋时叫人奉上笔墨,这群墨客便围着桌子、对着窗外,乃至踱出院子,看着外头被水冲得一片荒凉的地盘和面庞愁苦的哀鸿们构思作文。唯有桓凌不消跟着他们写文章,而是跟宋时走到田庄门外,对着满地泥泞研讨重新分别地界的题目。

桓凌欣然同意,提笔划了个近似斜边鄙人、尖角在上的竖放梯形,但左下与右边两条对边又不完整平行的四边形。他徒手在高低两个对角之间拉出直线,又从顶点画了一条垂直线到底边,在线条旁别离标注上西大斜二十六里,东斜二十里,东北小斜十五里,北阔十七里、中长二十四里……

宋时内心换算阿拉伯数字,乘乘除除地算三角面积,然后将面积相加……没等算出来垂线分开的直角三角形,桓凌已然行云流水普通写下了标准答案:“荡积一千九百一十一顷六十亩”。

赵悦书被他高高捧了上去,完整顾不上夸耀他跟李少笙的好日子,冥思苦想起了文章。

宋时笑道:“爹如何烦恼起了这个。桓师兄我深知他,不是那等权势的人,他拿你当长辈,你便拿他当子侄。只当两家畴前没论过婚事,他就只是桓先生的儿子,我的亲师兄呢。”

“桓大人、世侄呢?”

两人既不提家事,也不提朝政,就只顾着面前这片大水、这些哀鸿,相处得反倒更挺舒畅。宋时带他到高地慰劳抢救出来的哀鸿,将县里送来米粮等物拿去给哀鸿煮粥分食。等大雨停歇,空中上的水稍退,便叫里长带头,各甲十户百姓相互帮忙,抢救各家还没被水冲走的东西。

宋县令本来记恨桓家退婚,可见桓凌对自家父子一派朴拙,退婚的事也怪不到他身上,也垂垂转了心机,暗里问儿子:“桓大人待我跟待甚么尊亲长辈似的,我倒有些别扭。时官儿你如何合他相处的?我是该敬着他是个侍郎府的小官人好,还是托个大当子侄处着好?”

恰好能配得出一副正柴胡饮,他就亲手熬了,请宋家父子都喝一碗。

宋县令想着要跟桓凌同车而归,心下不免有些难堪。宋时笑了笑,安抚道:“桓师兄要看看我们县里如何摒挡庶政,也暂不归去了。”

实地测量他有底,本地衙役应当也熟谙,独一费事的就是测量以后要计算和鱼鳞册上原额相差的亩数,以及对方应补缴的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