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200|请一天假

200|请一天假[第2页/共4页]

不会是有人弹劾他,暗中谗谄他甚么吧?

不怪他多心,他们都察院专职纠劾百官,兼办案件,动辙便要连累进大案里。朝中起起落落瞬息万变,权势顷轧亦是平常。宋时不但是连中三元的文人魁首,还跟周王有着扯不清断不净的干系,现在周王久居外藩,朝中倒是齐王、魏王见宠,一人在办差,一人目睹的就要结婚,都在陛上面前极有宠嬖……

宋大民气里重重地哼了一声,放下这段旧官司,专注吹儿子。那位熊御史几次插话都插不出来,只得低下头记录他那些嘉奖,记下来后又问道:“宋经历死力嘉奖宋知府,京里可有人物证明?”

王公公上前应道:“陛下明鉴,宋大人之父通政司自入通政司为经历,亦不见有甚成绩,倒是他到处所后,于民政屡有所成,可见少年时便帮父亲做了很多惠民之事。”

“自年初渐有山东、河北、山西几省流民流亡至此,汉中府悉采取之,遣人往川蜀买粮,开荒种菜,开塘养鱼以供衣食。令流民或为农活,或入矿山、经济园中做工以代赈……虽日有流民逃入,俱得生存,未见反叛。”

吕、张两位阁老都拿他当后辈对待,只怕有甚么人在御进步了他父亲懒政的谗言,拖住王公公问了一声。王总管笑吟吟地说:“大人放心,是宋大人那经济园建得好,嘉禾种得好,圣上见他擅于民政,想晓得他畴前可曾学过、做过。”

他当时还指导了一番如何官买粮食,打击豪强贩子,安定时价的手腕,以后也宋时也没再赶上甚么困难求他。

“宋知府令人建纺织厂,造纺线车,车上可装十数锭共同抽线,车旁有把手摇之,平常妇人便可运转。其所纺纱、毛线类匀净不减旧法,得线却远超旧法十倍。府中贫妇于彼处做工,一日所得可养数口之家。纵不能出外做工者,亦可赊线织衣,卖回织厂,养得本身。”

“随信送来的东西也不过是四时八节往京里送的这些东西,这门生送我些甚么,只怕首辅大人的高弟也得送大人甚么吧?”

“臣尝旁观汉中经济园中工匠力夫, 皆服饰整齐,平常饮食有鱼肉米麦之属, 住则有石灰水泥所建屋宇, 神采光润,望之竟似本地中等户。”

万一就是有人怕宋时给周王添了德化百姓之功,令他在圣上面前复宠呢?

但这接二连三上本的既非本地牧守,亦非会奉迎周王之人,而是朝廷派去汉中学习种嘉禾、制农药的使者。他们返来以后便要学汉中之法,为朝廷建起呼应的工坊,改良稼穑,如果言过实在,他们莫非不怕本身回京后所成之务远逊宋时,落个学习不力之责?

此人和当中究竟是否真的有他这宗子秉承天命、身具福泽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