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90|第 190 章

190|第 190 章[第2页/共5页]

短短一段硬广,却勾得人欲罢不能,大家都似有无数内・幕要说,对这段告白也有无数群情要发。

【薛论道仙吕・桂枝香 老将自悲】

周王听着他们客气来客气去的,心中俄然灵光一闪,问道:“我大郑近年来屡遭达虏犯边,宋先生带着门生听这岳王杂剧,莫不就是为了为朝廷培养知兵敢战之将?”

画板下方摆布各开了个小门,上挂着两幅镶黄边的大红锦缎门帘。戏台中心站着一老一小两个优伶,老的是民妇打扮,蓝色圆领襦衫,秋香色棉旋袄,蓝帕包头、勒着攒珠抹额;小的是个穿戴红色斑斓胡服的少年,头戴锦帽,正跪在老妇面前听她经验。

周王猜到这故事中人的身份,心中兴趣反而更浓,振眉笑道:“这便是汉中百姓爱看的戏?好!百姓皆知精忠报国,我大郑边疆何愁不靖,天下何愁不宁!”

他悄悄往背后垫了个垫子, 闭上眼冷静忍耐颠簸和反胃感。幸亏路程不远,两刻钟后便听得一片鼓掌声、喝彩声传入耳中,马车也稍稍减缓速率, 不久便停了下来。

大师都是二甲、三甲的进士,在状元面前毕竟低了一头,便听他的,再看看再议吧。

岳母刺字这一场唱罢,旋即有人从侧门上来搬下桌椅,又在戏台边沿竖起旗杆,吊了一面斗大的军旗。岳飞在一旁穿上衣裳,唱了两句,岳家婆媳亲身送岳飞到旗下参军,一家人依依不舍拜别,前后了局。

他这是要唱戏,还是端的讲农经?

就是征兵的软告白里插了个卖有机肥料和化肥的硬告白嘛。

随驾来的官员多少都有些设法。唯两位庶吉人平常在翰林院里只是读书,还不太晓得宦海应酬,又是与宋时有同年之亲,便不似别人那般多思多虑,单刀直上天攻讦道:“这段加在此处似无需求,年兄怎不叫人再改得妥当些?若改不好,倒不如决然舍了这场,直写岳武穆在军中如何扬威。”

但群情声量最大的,还是如何买到宋大人的复合肥,如何才气听到汉中府派来的先生讲课。恰在此时,台上的墨客俄然将手中一个长粮袋扔到他车上,从袖中取出纸笔,大声念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闻君一席话,恰为小生指导迷津――”

诸位新来汉中的亲王大臣都不由望向宋时――这墨客不是才在台上说要去跟宋大人学农经么,如何一眨眼就学会了?

如有良家后辈本身肯去参军,边关何愁招不到精兵,又何必强征不甘心的百姓?

那庄户点头晃脑,对劲非常地说:“因我地里用了汉中经济园制的‘复合肥料’,又肯听宋大人派下乡的小先生们讲农桑之要,现在一亩地可产三百斤稻谷,岂无余粮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