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87|第 187 章

187|第 187 章[第2页/共4页]

时官儿清明净白一个读书人,兢兢业业研讨工农业技术,为了大郑江山百姓,写论文写得……连他都跟着写了!这么心胸天下的名流,做的端庄松散的科学奇迹,毫不成沾上“方士”“金丹”的臭名!

哪怕是在圣上面前,也得给他们时官儿辩个明净。

宋大人这化肥是前所未见之物,其制造也是前人未有之法,不是对着条记看几眼、听听人讲学就能立即明白的,还是遣人劈面去学的好。

他近年多病,偶然亦有力如太・祖般提兵北上安定虏寇,天然不去求开疆拓土、光复外族之功,但若能留一个承平治世,也算不枉此生了。

新泰帝几近立即便点了头。

李三辅亦无贰言,只说每次廷推少不得要有吏部遴选人物,该由吏部先遴选稍知稼穑与实务的官员。若只指着文学、政务选人,挑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高门后辈,学起农耕也不及曾在家耕读之人。

圣心也与他们的意义不异,连问都不问,直接便问他们要人选了。吕首辅看了次辅、三辅一眼,略作思忖,起家答道:“臣觉得可令都察院与工部、户部各自内推数人,先遣往汉中随宋知府重新学习,回到京里再由这些人教诲户部、工部与都察院中人。”

桓凌还怕有人借口诬告他献条记不诚恳,用心有所坦白,特地替他辩白一句:“那洗练煤气之法极其烦琐伤害,非遣人去坊中学习数月,不能得其真法。”

“宋大人不忍百姓刻苦,更不肯弃置此窑而使流民重新沦为乞儿,故此令人不远数百里从蜀中寻得巧匠,引烟气下行,设法滤去此中污物。”

御前失礼,少也要罚俸一月,实在是无妄之灾。

他眉峰如剑,声音铮铮然如金石相击,字字诚心肠说:“昔日宋大人知有北方边关流民居住汉中,无以维生,便建经济园收纳流民,又教其炼煤膏以烧制耐火砖,凭此为流民换得衣食。但烧窑时有黑烟冲上云霄,烟气灰尘飘至数里,点污衣裳、烧杀花木,工匠觅汉几受害而得肺病。

此时次辅早已从弟子改行学农的刺激中回过神来,提起这门生又带上了满心的高傲,觉着首辅提出的人还不敷清贵,又发起道:“臣觉得今科庶吉人尚在馆中读书,这些人曾随宋时学雕版,已有默契,挑小我将他制肥、栽种之事重新到尾记下,录一版稼穑书也好。”

散朝以后,天子便留下内阁三位阁老、户部、工部堂上官,令他们传阅宋时的大田种植条记,研讨如安在天下各地复制他的胜利。

宋时此人虽是翰林储相出身,却不以清流矜持,连肥水如许肮脏之物都肯亲手制造,谁敢包管他就珍惜身后名,不献金丹以媚上争权?

嗣后见弃余污处草木富强非常,才试将其洒入田中,公然见禾稻丰壮,收成远胜不洒此肥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