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5|第 15 章

15|第 15 章[第2页/共4页]

世上哪儿有仕进做到他如许萧洒的?

宋县令这么说,相称因而将自家私房好菜的秘方送与方提学,也惠及了县衙里几位官员。世人都承他的情,方提学也道:“大令真是风雅人,如果别人得了如许的点心方,自必珍而藏之,秘不告人的。”

他不知不觉吃完了冰糕,还略觉有些不敷,夸奖道:“这点心真精美无伦,直有传说中的醍醐滋味了。我在京里多年,却也未曾尝过此味,这莫非是大令府上的秘方?”

宋县令满面放光,谦善地说:“这倒不是下官筹办的,而是小儿为接待恩师,前些日子写信特地返来安排的。劣子别的还罢了,只是孝敬体帖这一点可喜。”

谈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本年他们上任得太晚,没赶上征发夫子修河道的时节,不管有甚么灾害都只能等着。幸亏他已经建起了水泥厂,备了几间库房的水泥,到时用竹笼装着水泥堵缺口比用石头填费事,应当能对付几场洪灾。

宋晓兄弟二人当时欲代弟弟过完前面几礼,请桓家送新娘到福建结婚,可桓家分歧意,说是舍不得女儿一起驰驱,只能先退婚。他们强求不了桓家,也不能私行给弟弟退亲,就跟桓家商定了临时不提两家有婚事,剩下的要等父亲决定。

仲春初桓家刚出孝,宋家两位兄长就带着礼品上门慰劳,趁便提起结婚之事,却不料桓家那边说是已探听到了周王要选妃的动静。因宋家不能马上叫宋时返来下定结婚,桓家天然也没法回绝选妃,这桩婚事只好临时作罢了。

方提学是风雅名流,见地博识,听上菜人报出那笋的做法就会心一笑,吟道:“想见贫寒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胃中。这道菜莫不就是文太守家的傍林鲜?宋大令公然驰名流风采,即于饮食小处也分歧俗流,难怪过你治下的官员进士无不交口奖饰。”

他本来只想要座师多帮他看看文章,方教员这就直接写文力捧他了!

他还在文中提到,这门生的业师恰是当年都察院御史桓公。桓公活着时爱他如亲子,数年后这门生单凭着暮年教员留下的经籍讲义便考中了福建文学昌明之地秀才,公然以才学证了然教员眼力无差、教诲弟子的程度过人。

这还用两年?有提学大人的文章在前头吊着,这群门生不睡觉也得把文章作出来啊!如果方先生再晚两天去别处梭巡,他都能搞脱手动油印机,当场印一册当土仪给先生捎走。

他将方剂夹在一套宋版书里,送给方提学当作临别礼品,殷殷地送座师出了东门,去上杭县持续提督学政。

思及其师徒之情,实在令人打动。

除了雪霞羹没甚么来头,苏东坡大大根基包办了这一桌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