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108|第 108 章

108|第 108 章[第2页/共4页]

她温言安抚了元娘几句,又提及魏王、齐王即将选妃,她也要帮周王备下称身份的礼品,便叫人呈上上好的古玩、珠玉,赐给她备着送人。

但天子顾恤他女儿在宫中,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却没有顾恤的。早朝毕后,马尚书寂然解下牙牌交还吏部、寂然出了紫禁城回家待罪,御史言官们却交章弹奏,将兵部查出的、边送奏报的陈弊皆寻出来,弹了他把持权益、任用私家、贪墨军中粮饷等十余项大罪。

贤妃闭了闭眼,一滴泪珠便滚了下来,无穷哀戚地说:“妾父固然庸短,管不住下头的人,可他一片忠心为国,望圣上明鉴。当年他也是曾在河曲大败达贼,重修过套内长城,并由此封伯……父亲亲目睹过边关将士困苦,达贼之患,怎会如那言官奏章上所说,不顾内奸侵犯之危而用心剥削边军?”

西晋时的乐广为了向长沙司马表忠心,证明自家不会因女儿嫁作成都王司马颖的王妃而有贰心,曾说过一句名言“岂以五男易一女”。他本来也感觉大丈夫办事不该怀妇人之仁,孙女嫁出去是为给家属争光荣的,但是到了临事关头,却又狠不下心抛开深宫中的孙女,与马尚书完整抛清。

他还是将那封辩罪折子递了上去,劝天子顾念老臣昔日功绩,给他个改过改过的机遇。只是这一本与马尚书门人、后辈的辩罪文书,和很多科道弹章普通地留中不发,朝中世人群情纷纶,亦都猜不到天子真意。

周王这才放心肠舒了口气,拥着她说:“母妃是最贤明的人,天然不会怪责于你。不过此事说来却也不是舅兄的错误,他只是查那些无才无德的庸将,谁知兵部中竟有很多尸位素餐、只知为自家捞好处而不顾军士百姓存亡之人,犯下累累罪恶,拖累了祖父。”

桓凌一道小小弹章非止在前朝掀起波浪,后宫的贤妃也卸了簪环,素衣含泪地长跪御前,给父亲请罪。

他摇点头叹了一声,冲儿子摆了摆手:“去把升儿、清儿叫返来吧,再叫你媳妇进宫看看我们王妃娘娘。马尚书是周王外祖父,他遭了桓儿这封弹章迁累,我怕贤妃与周王也要责怪王妃。”

贤妃敛容恭送天子上了御辇,而后紧握动手中丝帕叮咛道:“唤元娘出去奉侍,不必轰动大哥儿了。”

那宫人下去不久,桓元娘便满面惴惴然出去,向贤妃请罪。

桓参议温声安抚父亲:“父亲莫恼,凌哥儿不就是弹劾了马尚书一回么?哪个言官未曾弹劾过部院大臣以邀名的?何况他那弹章也没端的弹劾到尚书头上, 只说底下人不好罢了, 马尚书不会与我们家难堪的。”

桓元娘大风雅方地将信拿给他,含笑应道:“贤妃娘娘待我如同亲生,我天然也要还报。我已修书给祖父,请他务必再上奏章替外祖父洗脱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