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重生之绝代武神 - 460 逃之夭夭

460 逃之夭夭[第1页/共8页]

“好了不去想他了!走到哪算哪吧!我来给你们讲一讲着青海省的汗青!”

据《元史·食货志》载,至元八年(1271年)时,西宁州的税粮标准是旱地每亩3升,水地每亩5升。二十三年,设西宁州等处拘榷课程所,卖力税收和财务转运事件。元朝驿传轨制号称发财,朵思麻地区为元通往乌思藏的驿道所经,使者、和尚、商旅往还频繁。元朝在积石州、贵德州等处各置有脱脱禾孙站,但青海境内驿站数量没有明朝多(见站赤)。元朝因为马匹易得,茶马互市不流行。世祖忽必烈曾派都实探查河源,后构成〈河源志》。元朝青海主体民族是藏族,另有汉、蒙古、回纥等族人。元时突厥族乌古斯部落中撒鲁尔部的一支从中亚展转迁徙,至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定居下来,厥后构成撒拉族。回族先民从中亚一带多量迁入,他们大多是蒙古军队的“西域亲军”和随兵工匠、贩子及其家眷,厥后构成甘青地区的回族。元朝推行“因其俗而柔其人”的民族政策,拔擢和操纵藏传佛教为其统治办事。和尚多被任命为各级处所官,并准予世袭。除推许佛教外,对伊斯兰教也赐与优遇。元在包含青海在内的泛博民族地区胜利推行了政教合一的统治轨制。

“没错!办端庄事要紧!”聂欢和诸位老婆们赶紧找了起来,工夫不负故意人,终究还是聂欢发明了它,聂欢拿在手中看去,晶莹剔透,金光闪闪!

清初,根基相沿明朝统治轨制。清廷重新任命接踵投降清朝的原有士官为世袭土司,使其成为保护封建统治的首要力量。世祖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西宁副将为西宁镇总兵,加强了对青海东部地区的军事戍守。康熙、雍正时,清廷多次对盘据新疆不竭停止分裂活动的准噶尔部噶尔丹等用兵,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增设卡伦,派兵戍守。

“老公,你头上如何啦?金光闪闪的?”

青海地处边卫,文明掉队,明初尚无黉舍设立,至宣德年间经多方奏请才设立西宁卫儒学。别的在西宁、碾伯二地又有官方自主社学2处。明时青海也曾呈现了一些闻名的边塞墨客,如西宁卫人张问仁。别的也有曾在青海任职的官吏及曾来青海的文人如刘敏宽、龙膺、石贾、万世德及和尚宗油等也都留下很多描述青海的诗赋。别的,张芝的嘉靖《西宁卫志》(已佚)和刘敏宽、龙膺篡修的万历《西宁卫志》初创了青海地区编史修志的先河。而藏土回蒙汉等民族共同建立的寺院修建与绘画艺术,也都具有相称高的艺术代价,为中华民族贵重的文明遗产。

噶尔丹败亡后,青海蒙古诸台吉归顺清朝。圣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十一月,青海厄鲁特蒙古首级达什巴图尔(固始汗之子)偕诸台吉入京觐见,清廷封达为和硕亲王。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皇十四子允褆出任抚弘远将军,率清军从青海分南北两路进军西藏,摈除侵藏准噶尔部军。事平以后,清廷不再晋封青海蒙古首级为西藏汗王,并对青海和硕特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固始汗之孙)的权势实施限定和防备,这便引发了罗卜藏丹津的极大不满。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罗卜藏丹津以“规复先人霸业”为标语,策动兵变。次年,清廷遣抚弘远将军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率大兵进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