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富在深山 - 番外之宫里那一家子(六)

番外之宫里那一家子(六)[第1页/共4页]

“那如何成?”小米帮他挽了袖子,笑道,“你是一家之主,应当有的端方不能废。”

就在如许的时候,凤翔宫里送来了账册和名单,封泽只看了一眼就给了刘尚书。

世人起家,都要告别,倒是户部尚书非常有些不舍之意,封泽猜得他为何如此,就笑道,“刘大人不必惦记,皇后不会私吞捐献善银。”

玄五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骂道,“你个二货,本来就口水淌成河,你竟然还念叨没完没了。”

他这一副,我抠门我有理的模样,惹得世人笑的跟更短长了。

但恰好他们就是得了这份福分,实在是幸运之极…

玄五玄六从速叩首,内心说不上是暖极还是感激的发晕。

其他几家得了犒赏的,有书香世家,也有功劳以后,更有京都外百里远的一户乡绅,几近是倾尽一半家财赶来捐募,启事很简朴,他家中只要一个二十岁的憨傻儿子,小时候爬树摔下伤了脑筋,只相称于七岁孩子的智商。

小巧几个都是笑嘻嘻应了,小米左等右等不见封泽返来,就让人把账册和名单送去了养性阁。

刘尚书听得脸红,从速哈腰解释道,“臣不是怕…臣就是…”

其他几家同业,悔怨的捶胸顿足,如果他们多出些银子得了犒赏,岂不是压下曹家成为京都第一米铺了。可惜,棋差一招,现在曹家但是完整坐稳第一的位置了。

养性阁里,封泽正同几个阁老重臣议事。固然以工代赈,处理了大半缺粮的题目,但灾后重修,河堤修建,外加来岁年春日规复耕作,林林总总,琐事另有很多。

封泽没有说感激,小米也没邀功。伉俪本就是连理枝,相互搀扶。如果说了谢字,岂不是见外。

京都最大的米铺曹家,因为献上了三千担的米粮,得了皇上亲手所书的“义”字,直接当日就寻匠人把这个字刻成了匾额,米铺也从曹家米铺,改成了“义字号”。

“是啊,主如果这般开了先例,今后凡是大元有难,富户帮忙穷户,义气成风,全部大元拧成一股绳,何愁不昌隆?”

早就盼得脖子长了的京都百姓,终究比及了他们想要的。而那些得了犒赏的人家,更是欢乐若狂。

“啊,”玄五玄六两人都是有些红了脸,想推让又舍不得,惹得小米好笑,“不但你们有份,玄冥高低都辛苦了。有一盆伶仃盛的红烧肉,记得拿归去分给玄一玄二他们,算是我的谢礼。”

而阿谁大活人则是内造监的一个老总管连同他的小徒孙,老总管年过五十,小徒孙不过十七岁。先前内造监送金饰过来的时候,老总管就跪倒求肯出宫,实在是进宫多年,自发光阴无多,想要出宫等着生命闭幕。

小米放出宫的宫人,多数是有些劣迹或者大哥的,这老总管不在名单上,但现在主动求去,她扣问了启事,就筹算给他安排一个好去处,毕竟在宫里一辈子,求一个安宁,老去,这算不得甚么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