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174章 科场大案(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174章 科场大案(一)[第1页/共5页]

毕竟是父母之命,媒人之言嘛。

想到这里,周进便筹算在家中置一桌酒菜,请隔壁傅检过来叙话。

“另有这等事?”周进诧异道,“傅检房中除了贾迎春,另有三位侍妾,他就那么心急火燎,非贾迎春不成?”

倒不是说周进的五品云骑都尉头衔和新晋举人身份,让贾政有些投鼠忌器。

水溶担当王爵不久,又因为年青不能服众,常日里所依仗的人手,还是以老北静郡王的那些班底为主。

傅检心领神会,思考了半晌,想着这件事已然长远,他又早已分炊另过,即便说出来也题目不大,便答复道,“当初我兄长插手吏部铨选时,因他是贾政弟子,借此攀上了时任吏部司官林如海的干系。那林如海但是探花出身,出息大好,谁敢等闲采纳他的面子?是以我兄长得以在那一次吏部铨选中,挑中了一个好出处,不必远赴那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任职。可现在,林如海已不在人间,荣宁二府即将式微,周兄如果再想走一样的门路,却有些行不通了。”

周进这厮在刺探春的主张,荣府诸多上位者可谓心知肚明,但他们无一例外,都对此保持了一种顺其天然的态度。

邢夫人管不到贾探春头上去,王夫人也不体贴贾探春的死活,贾政都不管,她们天然也不会管。

幸亏傅检固然是桃李书院院长,但他毕竟只是挂名,所掌管的实际事件未几,即便他故意拆台,也掀不起甚么波澜。

要不然,水溶也不会多次向贾宝玉这类人示好,他也想遍及采集翅膀,建立仅属于本身的骨干团队啊。

既然周进盘算了主张,要插手吏部铨选,这件事当然是宜早不宜迟。

但张楚因为忧心女儿张诗韵独守空房,身材和神态都不复畴前,在政事上便懒惰了很多,导致以张楚为首的文官一系,在和四王八公一系停止比赛之时,便多有力不从心之感。

还不如仰仗举人身份,直接插手吏部铨选,好歹得授一个官职,再渐渐地升上去就是了。

固然,贾政作为工部郎中,荣宁二府在宦海上的代表人物,他能够包管本身循分守己,不会等闲做出那些天怒人怨之事。

顺天府尹王允位高权重,还和周进有着些许师生之义,只要周进情愿找上门去,有他出面保举,总不成能让周进亏损。

但当这个外男是周进的时候,环境就有些分歧了。

这类事经不起考虑,的确是细思极恐啊。

水溶天然乐意充当本届春闱会试总裁,借此收拢一些弟子,扩大王府人才秘闻。

他能够不敢登科一份低劣的劣等试卷,可如果反过来,将一份上等试卷黜落,倒是轻而易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