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明末当皇帝 - 第201章:不识相的叶尔羌汗国

第201章:不识相的叶尔羌汗国[第1页/共4页]

天期二年秋收,在山东、河南、江苏三角地带的产棉区,发作了一场北直隶纺织业与松江府纺织业的‘抢棉大战’,使得这一年的棉花代价被拉升了将近三成。如许的征象,大大刺激了棉花莳植的范围。

此时北直隶经济非常繁华,不但呈现了很多工厂,也呈现了大量作坊。农夫手上的红薯,也底子不愁销路。

张石头家里的五千斤红薯,明显是吃不完的。就算是每顿都搭配着吃,也吃不完这些多红薯。

如果蒙前人情愿和大明停止贸易,河套地区倒是不急着光复,先对叶尔羌汗国开刀明显是更好的挑选。

玉米这类作物,传入大明的时候是比红薯要早的,在北方已经比较提高。皇庄中的地盘,夏收过后大多都是种下了玉米。

但是如许的产量,可忙坏了皇庄的农户,不得不请了一批工人前来帮手采挖,再晚一些的话,储藏就要出题目了。

“那就采购六万匹战马,组建三万马队,一人双马配置。”朱由校非常利落的做出了决定,一人双马的配置,对于大明这类国情的马队来讲,绝对是豪华配置,这意味着更加强大的矫捷才气,如许的马队军队,一天矫捷个两百千米可谓悄悄松松。

这年初棉花产量不是很高,恰好大明还在出口棉布,这是粮食产量不敷的首要启事之一。

在投入了必然人力停止办理的环境下。达到亩产上千斤明显是非常普通的。

因为红薯的代价充足便宜,还是遭到了浅显百姓的欢迎,代价比面粉及大米更低一些玉米,一样也销量不错。大量红薯、玉米的上市发卖,减少了面粉和小麦的耗损。秋收过后,又是秋播。地盘被种下了冬小麦,能够说春季也是农夫最繁忙的时节。

另一边出使西藏的使者,则顺风顺水的谈妥了战马贸易。西藏喇嘛们对这类官方买卖并不是太在乎,因为他们通过宗教节制了政权,不需求像蒙古林丹汗那样,有通过贸易来节制蒙古诸部的需求。但是西藏喇嘛们,倒是怕谈崩以后,明王朝通过打击私运的体例,对西藏策动不平等贸易,到时候要买到茶叶反倒要支出更大的代价。

张石头家里种了二十五亩玉米,收了22石上来,颠末一番辛苦的收割,将这些玉米全数卖给了粮行,每石代价为0.5元,张石头一家又入账了11元,夏收的时候张石头还给了银行20元,此时又入账11元,手上便有了15元,一家人过年是非常充足了。

这些夏玉米此时已经成熟了,农夫们欢天喜地的将这些玉米掰了下来,然后把秸秆全数都一起运了归去。

这些玉米的产量也比较可观,大部分每亩都达到了150斤以上,少部分则能达到200斤。均匀亩产达到了1石,这些秋粮对于农夫来讲也非常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