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回六零年:娇妻的奋斗生涯 - 第113章 学点什么1

第113章 学点什么1[第1页/共2页]

最大的长条形盒子里装着一个卷轴,展开倒是吴道子的真迹,乃是无价之宝。

徐大娘把她拉到屋里,交给她四个大小不一的木盒子。

老妪感觉有点不美意义,毕竟这些东西现在一文不值。

面对老妪的苦苦要求,风轻雪游移半晌,终究承诺了这场买卖,她拿出二十斤玉米面和十斤面粉,换了老妪给的两块鸡血石、一盒松烟墨和一本字帖、一个清朝官窑笔洗。

徐大娘摆摆手,“贵重有甚么用?乱世当中,都是把本技艺中最贵重的东西藏起来,但是这些东西不当吃不当喝,就跟那碰到水患爬到树上只揣着金元宝不带食品的人一样。当时如果少藏点珠宝古玩,多藏点粮食,也不至于到现在的境地。”

以是,买卖完成后,老妪临走前塞了一个小布包给风轻雪。

“给了甚么好东西啊?”风轻雪带着笑意开口,同时翻开盒子,不由得浑身一震。

收好明天换来的东西,风轻雪去成品站转了一圈,回家之前又去看望徐大爷和徐大娘。

“这些东西太贵重了!”让她感觉再多的粮食都拿不脱手。

一只老坑玻璃种翡翠手镯,固然没有一对,但却有同料所出的吊坠、戒指和耳环,皆是民国期间的铂金底托所镶嵌,翡翠的质地澄透,水头实足,最可贵的是正阳满绿,通体晶莹,是风轻雪宿世此生从未见过的极品翡翠,半个世纪后必定是代价亿万。

徐大娘口中的好东西,真的都是好东西,可谓极品。

珠宝华服被以为是本钱主义败北的本源,只要吃苦主义才会重视这些,以是国度的银行回收黄金,回收银元,就是不收珠宝翠玉,古玩书画也卖不出代价,手里有这些东西的人只能悄悄地去暗盘碰运气,因为世上毕竟是有人识货,有人喜好。

徐大爷不在家,徐大娘一见她就笑了,“轻雪你来得恰好,我们那几个老朋友拿了很多好东西给我们,想托你换点细粮过年,又得费事你操心了。”

最小的盒子里却只要一枚戒指,一枚巨大的艳彩蓝钻戒指,火彩灿烂,熠熠生辉,其设想气势和本身之前获得的那套粉钻金饰如出一辙,但其代价却远胜那一套钻饰。

“有甚么费事?大娘那些朋友可都给了我很多东西。”互换罢了,各取所需。

一套老式的红宝石头面,金累丝工艺,成色自不必说,每一颗红宝石都达到了鸽血红的标准,特别是五尾凤钗上镶嵌的宝石,又红又大,素净得空,流光溢彩。

一一看完,风轻雪惊住了。

风轻雪等她分开才翻开布包,发明里头竟然包着一块雕工非常精美的玉佩,是上等的和田籽料白玉,细致莹润,粉糯洁白,带着洒金皮,固然没达到羊脂玉的白度,但也仅差一线罢了,在半个世纪后很多玉商都当作羊脂玉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