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策行三国 - 第605章 王佐之才

第605章 王佐之才[第1页/共3页]

见天子不反对,荀彧进一步建议道:“贤人之道,在乎中和。凡事过犹不及,清浊如是,文武如是,关东关西亦如是,此皆不得不除之积弊也。国难思良将,现在天下大乱,恰是名将用命之时,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若一味架空武人,架空关西人,如何能复兴大汉?读《孝经》退敌吗?读书读至如此境地,莫非是贤人所但愿的?”

荀彧见天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定力,也暗自欣喜。“陛下与弘农王同出先帝,弘农王本是天子,为董卓所害,天下报酬之饮泣者甚多。陛下宜以帝礼改葬弘农王,并优抚其妃唐姬。唐姬曾在宫中,深知陛下,有她为陛下作证,陛下可高枕无忧矣。”

荀彧接着说道:“陛下,臣窃觉得,自光武天子推许儒学,养士一百余年,珍惜名节的士人固很多,但矫枉过正的弊端也渐深,清流、污流之分就是其一。这世上何尝有绝对的清,又何尝有绝对的浊?不过是标榜名声、相互吹嘘罢了。党同伐异,相互进犯,党锢是以起焉。”

“唐姬现在那边?”

天子连连点头,脸上暴露了笑容。他对生母王美人的印象不深,但他却听先帝和皇大母说过很多王美人的事,晓得王美人不但是先帝宠嬖的美人,并且聪敏有才,能书管帐,又出身士族,其父是赵国人,官至五官中郎将。他一向为她感到不平,现在终究有机遇为她鸣不平了,正中下怀。

天子不安的捏了捏手指。他现在最大的倚仗就是天子之位,最大的但愿就是天下人犹有思汉之心,文臣武将中的忠臣义士,如果他的血脉是个疑问,这个上风就荡然无存了。这并不是荀彧危言耸听,袁绍一向宣称他并非先帝子嗣,是董卓所立,以是才会有拥立刘虞为帝的打算。幸亏刘虞忠于朝廷,严词回绝,不然天下就有两个天子了,而他倒是不得民气的阿谁。

天子固然欢畅,却没有忘了闲事。“令君所言甚是,另有呢?”

“弘农王薨后,她回到颍川故乡。其父逼其再醮,她誓死不从。”

“唯!”荀彧躬身领命。

“陛下的血脉。”

天子欠身见礼。“令君高超,不愧为王佐之才,朕虽愚笨,敢请详言之。”

“节女也,不让须眉。”天子一边抹着眼睛,一边说道:“令君亟为我拟诏,召她入宫,以礼相待。”

“陛下血脉不明,是因为陛下生母早故,大臣们知之甚少,又无亲戚搀扶。臣觉得陛下可改葬生母,配先帝陵,追赠皇后位,再寻觅外亲,列之朝廷。则天下人天然晓得陛下乃先帝血脉,源流清楚,并非如谎言所说。”

“令君,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唐姬乃是唐衡族人,其父唐瑁、伯父唐珍、唐玹俱是污流。”

伏完坐在一旁,暗自心惊,重新打量了荀彧两眼。他想起来了,唐姬不是别人,恰是前中常侍唐衡的从女,而荀彧的母亲也是唐衡的女儿,换句话说,唐姬是荀彧的外亲。唐姬进宫,当然能对证明天子是先帝的血脉起必然感化,但更大的感化倒是荀彧有了援手。从天子的态度可知,这个唐姬毫不是一个浅显女子,特别是对天子而言,唐姬的到来必然会对天子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