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策行三国 - 第2409章 和为贵

第2409章 和为贵[第1页/共4页]

荀彧赶紧上前半步,躬身见礼。“臣记得。”

孙策缓了口气,向前迈步。“二位,这紫金山风景甚好,观象台更是独占鳌头,既然来了,无妨一游。中午用顿简餐,虽无山珍海味,却也适口。再听徐大师讲讲六合之道,或许对你们制礼有所助益。”

不过祢衡所言,倒是孙策心中所想。他之以是要鼎新礼法,就是因为旧礼太烦琐,浪费民力,已经到了不改不可的境地。汉朝的厚葬民风尤其较着,不但皇家重厚葬,将大量的财力埋上天下,百姓也跟风效仿,汉墓里的画像石在后代是闻名的艺术品。

祢衡转了转眸子,咧嘴笑道:“久闻徐大师算术独步天下,算天年地,明天听听他如何算人事。”

这才是孙策的敬天法地。既是务实,又是务虚。

“士不成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未满不惑,便想养老,是不是太早了些?”孙策沉了脸,语气虽不峻厉,话说得却很不客气。“若天下贤士皆如你这般淡泊,这大吴朝堂上怕是无人了。钟元常将如何自处,大夫考虑过没有?”

建观象台是大事,而徐岳等人的学术讲堂更是建业城最有风格的集会,荀彧有的是时候,不晓得插手过多少次,听过多少讲,也感觉孙策这么做和他宣称的不信天命有些冲突,却没有真正勘破此中的奥妙。

一旁的荀彧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孙策接连咳嗽了几声,总算拦住了祢衡。祢衡却不觉得然,甩甩袖子,若无其事,一脸的云淡风轻,仿佛刚才大放厥词,无不同打击的不是他。

祢衡喷荀彧,大部分是因为荀彧所制之礼自相冲突。这些冲突一方面来自于礼法本身的冲突,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所制礼法和实际情势的冲突。孙策推行新政十年,很多做法都是分歧适既有礼法的,荀彧没有从了解实际情势的角度去制定礼法,反而但愿从既定礼法中推陈出新,不成制止的堕入方凿圆枘,格格不入的窘境。

荀彧再拜。“臣痴顽,还请大王另择贤明。”

荀彧很忸捏。

聊了半天,中午便在观象台吃了一顿简餐,下午听徐岳亲身讲他比来研讨的六合运转之道。颠末大半年的研讨,他已经肯定大地绕日轨道并非标准的圆形,而是双心的椭圆,固然这个偏差并不大,却能更好的解释察看到的天象。

孙策早就说过他不信天命,但他重道,以是他不吝破钞重金修建观象台,扶养徐岳等人,让他们衣食无忧的研讨六合之道。这个道不是嘴上说说的道,而是要能用严格的数理来描述的道,是经得起考证的道。

贫富分化的成果必定导致世风日下,汉朝盗墓民风也极重,三国时,董卓、袁绍、曹操更是开启了官方盗墓的先河,影响极坏,这也促进了魏晋时的薄葬风俗。现在孙策把持中原,盗墓之风不浓,厚葬的风险反而不如汗青上那么触目惊心,只能从礼法上加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