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策行三国 - 第1740章 谋士的力量(171021102948988打赏加更)

第1740章 谋士的力量(171021102948988打赏加更)[第1页/共3页]

官渡之战后,汝颍系已经大不如前,除了统兵的荀衍以外,大部分人都已经落空了权力,起码阔别中枢,郭图、许攸去使各地,到现在还没返来,汝颍系怨声载道,现在孙策来这么一手,无异于火上浇油。

朝廷圣旨下达,袁绍矫诏罪名确实,犯大不敬之罪,下诏追缴车骑将军、冀州牧印绶,夺爵。这些罪名看似动不了袁谭分毫,实际是影响非常大。既然袁绍的官职被夺职,那他这个冀州牧就名不正、言不顺了。忠于他的或许没甚么题目,不忠于他的人不免会蠢蠢欲动。现在孙策奉诏节制八州,万一孙策再打着这个名义建议进犯,袁谭内忧内乱,情势不容悲观。

再者,孙策兵临渤海,不但袁谭有压力,刘备也会有压力,并且压力更大。如果他们能和刘备缔盟,停止抵触,一起对抗孙策,孙策一定敢尽力以赴,真的出兵进犯。这不是官渡,他没有决一死战的动机,完整能够缓一缓,筹办得充分些再说。

公孙范很快有了答复,情愿接管刘备的建议,派人随简雍去见孙策。

刘备也附和关靖的观点。袁谭已经有了冀州,气力本来就不俗,再加上与乌桓人、鲜卑人的干系,一旦节制了幽州,孙策更难对于。一想到这些,他就心生妒嫉,不管他是否定可,世家后辈就是世家后辈,影响力绝非他如许的豪门可比。他是幽州人,幽州世家却看不起他,袁谭是豫州人,却能在冀州一呼百应。这报酬相差也太大了。即便孙策手腕高超,软硬兼施,也花了几年时候才勉强节制豫州。

对公孙续来讲,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功德,就算孙策分歧意,他也只会抱怨孙策,不会指责刘备。

至于公孙瓒的旧部,也能够一分为二,情愿支撑公孙续的就去支撑公孙续,情愿留下的就留下,好聚好散,免得摆布难堪,心机不定。如许一来,兵力或许会少一些,但内部的隐患得以消弭,对刘备来讲并不是甚么好事。

这个丧失太大了,他接受不起。

沮授起首提出一个建议:向朝廷请罪,表示臣服,并意味性的送一些贡赋,先处理名份题目。袁绍已经死了,能够存而非论,袁谭必须先获得朝廷的承认,名正言顺的把握冀州,让其别人无机可趁,安宁民气。孙策固然没有矫诏,但他不臣之意已经很较着,朝廷只是有力制之,这才委曲责备。如果袁谭情愿称臣,朝廷没有回绝的来由。

与朝廷缔盟以外,再送一部分汝颍系的家眷去长安,比如荀彧的妻儿。荀彧已经铁了心为朝廷效力,他的家眷离在这里也没意义,只会耗损粮食,送到长安,既能向荀彧示好,又能减少一些开支,同时化解孙策皋牢汝颍人的战略,既然汝颍人主持的纸坊不出产了,干脆就将纸坊从他们手里拿过来,交给其他情愿出产的人,汝颍系也行,冀州系也行,只如果支撑袁谭的人就行,尽能够突破这类泾渭清楚的壁垒,淡化派系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