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步云衢:大清最后的格格 - 第52章 新婚佳期(五)

第52章 新婚佳期(五)[第1页/共2页]

端方如此,大师也都是这么遵循着的。

锣声一响,那‘发轿’的号令就敏捷传至门内,而早已等在那边的迎亲步队,就要随即解缆了。

老郡王府那边的迎亲人马和所备喜轿,由提亲的人陪送至贝勒府的门口。

除送亲太太外,府里的大阿哥、二阿哥,另有大爷家的两个哥哥,都各乘着马车,要随我的喜轿前去老郡王府。他们是专门给我送亲的,是端方里所谓的‘送亲爷们儿’。

方才出了二门,身后便响起大一串的鞭炮声,待到出了贝勒府,府内的鞭炮声已经响成了一片。

礼毕后,他随即便返回老郡王府。

然后天空中爆出一声巨响,突如其来的动静,吓了我一跳。我估计着,那应当是焰火的声音吧。

我觉得要下轿了,正筹办站起来,就闻声轿旁的喜嬷嬷低声说了一句:“别动。”我又坐了归去。

灯笼前面,有四人乘马,手执藏香。另有四人步行,手执提炉,内燃檀香。

而我们府里的送亲太太,所穿戴的服饰也跟男方那边的取亲太太不异。

只闻声‘咚咚咚’三声闷响,我猜想,那应当是新郎官向喜轿连发的三箭了。因为是在早晨接亲,如许做,为的是赶走黑煞神以保安然。

结婚太太,是男方请的正式媒人。

而新郎官也乘马随老郡王府迎亲的人一起到了,他先入贝勒府设的喜堂,不发一言、也不落座,只对阿玛和奶奶行三叩首礼。

虽有鼓乐班子跟着步队,但行在街上是并不吹打的,这端方叫‘设乐不奏’。

厥后,是‘黄天络网’的大红官轿,由八名轿夫抬着。

随后跟着四人抬着的官轿,轿内坐着的是取亲太太①。

道贺的男女来宾别离安设,也仅仅是清茶和饽饽之类的接待罢了。

取亲太太穿戴的服饰也与常日分歧,要在袍褂的内里再披上大红色的袍罩,钿子上也加大红钿罩,远远看去很象一顶红风帽。

随即便听到喜嬷嬷喊了一声“升舆”,接着大阿哥他们便送着我的喜轿出了门。

喜嬷嬷引着喜轿晃闲逛悠地一向抬到老郡王府,在门前,喜轿停了下来。

待到统统筹办伏贴,约莫在亥初的时候,就由一名老寺人登堂回话,说是吉时已到,能够叮咛发轿去接亲了,待到老郡王的首肯后。把从男方亲戚当选好的一个几岁的小孺子,抱到洞房的炕上坐下,再让他用铜锣敲上三下,这边是‘响房’了。

他走后,提亲官员才命世人把我的喜轿抬入喜堂提亲。

并没有甚么喝酒吃菜的宴席,也没有甚么亲朋来闹洞房之类的。

然后就有人上前来接过我一起拿着的苹果和玉快意,又递给我一只宝瓶。

喜轿到堂后,我手内里捧着嬷嬷递给我的苹果和一柄玉快意,被丫头们扶入喜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