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武侠仙侠 - 碧血剑(下卷)(新修版) - 第43章 袁崇焕评传(2)

第43章 袁崇焕评传(2)[第1页/共6页]

[10]工科给事中王德完奏:“令出柙中之虎兕以吞餍群黎,逸圈内之豺狼以搏噬百姓,愤懑无处得伸,郁结无时可解。”

[2]这是后代论者的共同意见。《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札记·万历中矿税之害》:“论者谓明之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云。”狷介宗题明长陵神功圣德碑:“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及天启时阉宦之跋扈,大臣志在禄位款项,百官专务追求恭维。及思宗即位,逆阉虽诛,而天下之势,已如河决不成复塞,鱼烂不成复收矣。而又苛察太过,人怀自免之心。小民痛苦而无告,故相聚为盗,闯贼乘之,而明社遂屋。呜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惧哉?”

这类景象越来越恶化,到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天下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他的奏章写得非常激昂,说现在已经中外离心,都城里怨声载道,大祸已在面前,皇上还自发得不见臣子是神明妙用,恐怕自古以来的圣帝明王都没有如许妙法吧。[8]神宗抽饱了鸦片,已经火气全无。如许的奏章,如果落在建国的太祖、成祖、末代的思宗手里,叶向高非杀头不成。但神宗只要有钱可括,给大臣调侃几句、乃至骂上一顿,都无所谓。

[8]叶向高奏:“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愤盈,祸机不测,而陛下务与臣下隔断。帷幄不得关其忠,六曹不得举其职。举天下无一可托之人,而自发得神明之妙用。臣恐自古圣帝明王,无此法也。”

鸿沟上的警报不竭传来,群臣日日要求天子临朝,构和战守方略。天子老是派寺人出来传谕:“皇上有病。”吏部尚书赵焕实在忍不住了,上奏章说:“将来仇敌铁骑来到北都城外,陛下也能在深宫中推说有病、就此令仇敌退兵吗?”[4]神宗看了这道讽刺辛辣、实已近乎漫骂的奏章,只是心中挟恨,却说甚么也不肯召开一次国防集会。

神宗见边关上追饷越迫越急,晓得挨不下去了,但是始终不肯掏本身腰包,成果想出了一个对策:再加田赋百分之二。连同之前两次,已共加百分之九,但是向百姓多征的田赋,一定就拿来发军饷,天子的根基兴趣是将银子藏之于内库。

[3]十六世纪前期来到中国游历的欧洲人,如G.Pereira, G.da Gruz, M.de Rada 等人著书盛赞中国。他们拿中国的门路、都会、地盘、卫生、穷户糊口等和欧洲比较,以为中国好很多。见A.P.Newton, ed., Travel and Travellers of the Middle Ages; C.R.Boxer, South China in the 16th Century等书。直到一七九八年,马尔塞斯在《人丁论·第一篇》中还说中国事全天下最富庶的国度。万积年间来到中国的上帝教教士利马窦等人更盛赞中国的武功轨制,以为环球无出其右。参阅L.J.Gallagher, S.J.tr., China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