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陛下曾经嫁过我 - 第84章 不争朝夕

第84章 不争朝夕[第1页/共4页]

而那些接受住了的,也能早一些明白,天子的宝座上充满波折,坐在上面的人也不时候刻都在如履薄冰,并不像世人觉得的那样随便说点甚么便能一言九鼎,一呼百应。

如许一想,戚云恒便感觉,还真不如像欧阳建议的那样,把几个孩子早早摆到朝堂上,使满朝文武与他们直面相对,直接对着他们几个品头论足,指手画脚,免得他这个做父皇的夹在中间,享福受气。

经济民生这一块乃是戚云恒的弱项,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打仗以后,戚云恒也把握了一项诀窍,那就是:宁慢勿快,千万不要急着做出决定。

但郑郝并未因为天子陛下突如其来的赏识就翘起尾巴,飞扬放肆。

戚云恒把本身的设法和欧阳交换了一下,就“又要费钱”这件事感慨了一番。

本日的议题打从一开端就集合在了春耕上,户部的官员们一边向天子陛下和满朝文武汇报天下各地的春耕筹办,一边针对这些筹办提出本身的定见建议。

但是时至本日,在他们看来更有傲骨也不贫乏傲气的王太傅却被天子陛下逐出宫去,软弱可欺的郑太傅反而留了下来,一家独大。

戚云恒对四个孩子的选课成果毫无兴趣,亦不在乎。

戚云恒是真不耐烦教孩子,更不感觉天子这份差事是通过教诲就能使其胜任的。

别的不说,起码他家皇夫比这些人更清楚如何过好日子,也清楚如何在本身大口吃肉的同时,让部下人也能喝上肉汤。

在看过四个孩子完成的课业以后,被戚云恒单拎出来摆到日程上的,是再补葺几座宫殿,把四个孩子――特别是年纪较大的那三个,从其母妃的羽翼和虎伥下[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以独立自主的状况去学习,去生长,去面对本身的人生。

一听到要费钱,戚云恒内心的那根弦就一下子绷了起来,再发明此事竟然无人反对,心内里更是不由自主地犯了嘀咕。

在宫中讲课的讲师们大多瞧不起郑郝的这类行动,感觉他贫乏文人的骨气,更不配为人师表。

除刑部尚书朱边以“术业有专攻”、“微臣不善于此道”为来由,退出了会商,余下的五位尚书全对此事表达了支撑,只是在如何鼓励百姓生养的细节上呈现了一些纷争。户部尚书万山觉得应当从税收上动手;吏部尚书米粟却以为免税对国库的影响太大,上面的官员实施起来也有些庞大,不如直接嘉奖牲口赋税,直观且又便利;礼部尚书纪鸿则以为就不该该在这件事上费钱,口头上的嘉奖足矣。

除此以外,郑太傅还向皇子皇女们宣布,按照天子陛下的圣意,除了史学、算学、礼学、律法等几门必修课业,余下的,诸如诗词、声乐、骑射之类,都将改成赏析和学习两种讲课体例――前者不设置考核,选了这类讲课体例的人只要眼睛看,用耳朵听便够了;后者倒是要当真学习,每月考核一次,并且考核的成果还会上报给天子陛下,由天子陛下来授予呼应的嘉奖或者奖惩――至于挑选哪一种,倒是要由四位殿下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