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鼻尖上的宝藏 - 第306章 黄花梨之王

第306章 黄花梨之王[第1页/共3页]

第二天一大早,翟建民就接上闻一鸣和凌天成,去找叶成耀吃早茶,来到一个小茶馆,见到已经八十多岁的叶老。

叶老摸着衣架,感慨道:“这就是你和藏品的缘分,割不竭!”

“当时香港有很多家具藏品,比拟瓷器来讲代价还不算高,这就是我第一件保藏,黄花梨攒靠背圈椅,在1988年向伍嘉恩采办,她家具的店名嘉木堂也是由王世襄所起。”

叶成耀点上特性早茶,让大师边吃边聊,笑道:“对保藏的爱好是受家属的影响,我五叔父过世,从叔父那边担当了古玉保藏以及攻玉山房的斋号。仰仗叔父留下的一批古玉,我得以插手敏求精舍,厥后两度成为该个人的会长,保藏一发不成清算。”

“太震惊了!”

叶老对闻一鸣第一印象很好,通过耿宝昌才晓得海内竟然呈现如此短长的妙手,不但是善于寻宝,本身还是香道大师。

闻一鸣刚走进堆栈,一阵沁民气扉的暗香劈面而来,黄花梨的花香,那种感受真爽!

当然人各有法缘,以是能团体拿下资深藏家的毕生保藏才是最有效的体例。特别是审美程度很高的藏家,本身已经构成体系,颠末量年研讨,去伪存真,大浪淘沙留下的必定都是有代表性的佳构力作,这类保藏才最有传承代价。

“徐展堂直接向张德勤扣问,回归后本地实施的《文物庇护法》会不会延长到这里?文物还能不能自在出境?获得带领的明白答复,泛博保藏家才放心生长,禁止一次文物外流的卑劣结果。”

翟建民给闻一鸣满上茶,热忱道:“当年港岛回归前,民气机动,移民和筹算移民的不在少数。当时候的保藏界,有些保藏家已经把藏品打包装箱,筹办运到外洋。当国度文物局局长率团拜候,徐展堂便邀集敏求精舍同仁主动邀约,请局长与同业去敏求精舍会舍做客。”

“来,边吃边聊!”

叶老很清癯,精力很好,瞥见闻一鸣直接让坐下,边吃边聊。

闻一鸣对于伍嘉恩很尊敬,王世襄是第一个让天下体味明式家具之美,而伍嘉恩是真正把明式家具推向外洋的人。每年苏福比都有嘉木堂的专场,客岁十几亿高价成交,可见明式家具的吸引力。

翟建民笑道:“我也是尽力到客岁才气成为敏求精舍的名誉会员,还不是正式!已经算是比较年青的人,资格最浅,不过已经很满足。”

叶大夫的明式家具,几近全数购自嘉木堂,伍嘉恩是环球着名的明式家具专家,有黄花梨皇后的佳誉,其深厚的専业素养和审美妙,获得国表里藏家,学者以及博物馆专家的分歧好评。

“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在三联书店发行,当时还停止一个小展览,我是以熟谙王世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