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科幻末世 - 北雄 - 第1158章风潮

第1158章风潮[第1页/共4页]

刘洎则有些惊奇,这么轻描淡写吗?他愣了愣神,心说陛下如此开通,真是社稷之福也。

比如说为甚么会分南北两榜,又比如说之前处所科举招考那般混乱,朝廷如何包管选出来的人就能让大师心折口服?

成果令人瞠目结舌,两位高官竟是把这类论辩带回了朝堂,李破听闻的时候也有点愣神,我的天,这是岑文本和孙伏伽干出来的事情?

然后还忿忿的加上一句,前隋时科举不像模样,我们江南有识之士都不带去插手的,选出来的那些甚么秀才进士,到了我们南边,谁会多瞅他们一眼?学问估计连咱家的书童都不如。

总比那些读书只为求取繁华的人强吧?”

不过对于朝廷来讲,两人倒是有功,要在他们为官资格上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年年底赏功,少不了他们两人一份。

………………

读书人堆积于京师筹办大考,他们目睹于此,便选了一些名声大的,才学高的,家世充足的士子来插手长安书院文会。

可这两位到了书院,正逢书院中人们群情时势。

可说返来了,如果之前两人早点过来,或许真就能把这场论辩变成年青人在高官面前展露才学的场面。

不过他们来的晚了些,味道也就不对了。

年青的士子们热血上头,指责旧朝之弊,鼓吹新朝之明,那如何能显现出他们的本领?很多人都感觉只要反其道而行之,才气收一鸣惊人之效。

年青人激切之下说话不过脑筋,一下就把这些人给带了出去,只要有那么一名两位跟他叫真,他这一辈子也就毁了。

岑文本和孙伏伽倒是很平静,一一解答,中间又有长安书院的人互助,那里会让年青人占了便宜?

待到词穷之际,便把长辈们暗里里说说的东西拿出来用到争辩当中,那就更增加了几分伤害。

更何况这几年天子管理天下一向都是不骄不躁,足以称得上一声圣明天子了。

要说前半段另有些按照,不能说胡言乱语的话,那么后半段就属于大放厥词的范围了。

一天下来,岑文本和孙伏伽两人不但没有安抚住士子的情感,两人之间反而定见有所分歧。

并且梁陈两朝都有所持续,你们北人高傲个甚么?较着那是我们有所创新,你们只晓得拾人牙慧,却还一副对劲洋洋的模样,观之实在令人生厌。

这方面李纲比刘洎体味要深切的多,科举泄题一案至今没个成果,天子却很有耐烦,也能谅解臣下们的难处,只这一点在晋末以来的君王身上就属于难能宝贵的品格。

刘洎回到长安后歇息了一段日子,这才刚到礼部上班。

这不能说是甚么论辩,只能说是坐而论道,以岑文本,孙伏伽之才,对这些年青的士子是降维打击。

岑文本和孙伏伽身份都不普通,不但在文坛之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分属南北,想来他们一露面,这些南北士子见到他们,些许意气之争还不是人到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