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游戏竞技 - 北唐 - 第一卷:混沌的时代 第二章:五代十国(5)

第一卷:混沌的时代 第二章:五代十国(5)[第1页/共6页]

对于对此定见最大的李彬,高绍基目前还不敢招惹,但是对于站在李彬身边为其摇旗号令的肤施县令秦固,高绍基则恨之入骨,启事很简朴,秦固是从高允权身边的一个浅显案牍被其越级汲引为肤施县令的。而秦固这类忘恩负义家奴背主的行动令高绍基特别不能容忍。

高绍基眸子子转了转:“子坚倒是一片美意,我又岂能不知?只是这不是你这个肤施县令的分内之事,你现在抱着大印手持宝剑以性命相威胁,另有半点明府堂尊的风采襟怀么,只怕传出去要为天下所笑……”

但是这份布告倒是高绍基一手炮制的。

在廖建忠两不相帮的环境下,陈氏兄弟便成了高绍基在东城内的一张王牌。

秦固脸上的神采仍然淡然无波,声音也甚是轻柔好听:“……衙内言重了,秦固何人,怎敢与侍中衙内相争?只不过世道狼籍,皆当道者罪恶,黎庶何辜?秦固只是不忍见背家者再有埋骨异域之苦,灵魂不得返乡之怨,这也是为了侍中和衙内积些阴德,以免高家祖坟为困鬼所扰,有碍高氏先贤地下清宁……”

延州的文官和军方之间关于流民题目的这类政策性争论连绵了几十年。几十年来两边一向未能就此题目达成过让步。按事理来讲,流民题目牵涉泛博,属于民政事件范围,而民政却又恰好是文官的权力范围。但是在五代十国这个特别的汗青期间,天下的文官当局体系被一百零八个节度使藩镇所代替,军阀林立的成果便是,高傲唐贞观年间开端在数代君臣的谨慎庇护下建立起来的以科举制为根本的文官体系遭到了极大的粉碎和打击,直至明天也仍然没有规复元气。

延州的流民政策已经经历了数次窜改了,后唐年间那次饥荒之前,延州几近年年领受北方的流民,这些流民当时因为延州官方对他们采纳了施助的政策,便常驻不走,如许一来垂垂在延州城北构成了一个流民大营。这些外埠流民不但带来了党项人的仇视,同时也带来了疾病和瘟疫。是以没过量久,延州方面就警告这些灾黎,他们必须分开延州。

即便是表章呈了上去,那对高家来讲恐怕也绝非功德。正在运营削藩的朝廷中枢说不定便要任命一名大臣或者六宅寻访使来调查此事,遵循这个期间的常例,这类差事普通而言都是由朝廷亲信的实权藩镇将令担负,就延州这点兵马,钦使一来城中军事力量对比立时便要逆转,到时候本身的存亡便操在别人的手中了……

本来一个七品县令,死了也便死了,高绍根基不在乎。

二堂的公案上,县令大印裹在蓝皮承担里,方刚正正放在那边,秦固本身穿戴着官服官帽坐在公案的前面,手中握着一柄宝剑,宝剑直直横在这位边幅清秀俊雅的墨客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