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148【殿试考“炼丹”】

0148【殿试考“炼丹”】[第1页/共4页]

刚开端是主战派,垂垂变成以战促和。

因为,尚药局和御药院方才分权。寺人们忙着相互拆台,相互都死盯着对方,没人敢在印刷试卷时泄题,也没人敢弥封试卷时勾搭阅卷官。

一向读到第十三份卷子,宋徽宗面前一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此修道高士也!更可贵儒道皆通,引经据典,端的是国之栋梁。”

一边研墨,一边察看,朱铭远远看着宋徽宗。

宋朝有一个寺人机构,名叫御药院,专门汇集药材药方,奉侍天子起居炊事。

这类环境,虽不常见,但也非第一次。

算了吧,跌份儿。

亦有那真正的朴严峻臣,看完文章眉头紧皱,搞不清楚朱铭的态度。

他在前几百字里,逢迎宋徽宗对修道的痴迷。又在后几百字中,劝谏宋徽宗不要剥削过分,不然就会粉碎精气神的调和。这对修道摄生倒霉,也对管理国度倒霉。

尚药局和御药院的寺人,相互仇视合作,随时盯着对方的讹夺。

考生们拿到试卷,刹时就懵逼了,本年竟然考《周易参同契》!

最后两边让步,前十名当中,前九个遵循文官的志愿,第十名由寺人决定。

但是,寺人另有送卷的权力!

朱铭的文章,前几百字都在讲修行,天子看了必定喜好,强渊明当然要给好评。至于前面几百字的劝谏内容,也合适儒家的政治精确。

……

思来想去,硬着头皮写变法对御政的好处。还真让他蒙对一半,不管如何说,好歹跟试题沾点边,也合适蔡京变法的政治精确。

北宋末年的殿试策论,限定在1200字以内,但也答应超越一些字数。

林勋凑上来:“我也写的变法,但偏于崇礼复古。”

覆考官强渊明看完朱铭的卷子,给出完整相反的考语:才情敏捷,义理清楚,论中杂谏,朴重之士也。

最后完整符合《周易参同契》的大要和内涵意义,把治国比作炼丹,只要兼具精气神才美满。如果不善待百姓,炼出来的金丹就出缺点。

朱铭间隔宋徽宗太远,看不清这货长啥模样。

白崇彦说:“我写的是变法。”

白崇彦左顾右盼,他没读过《周易参同契》啊。

酿下大错以后,何粟又与张叔夜领兵巷战,打得金兵承诺和谈。金人请宋钦宗出城亲身构和,也是让何粟归去传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他崇信道术,还主导了“六甲神兵守城”事件。昏聩至此,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赵光义就曾亲身出题,考生们“相顾惶骇”,“搁笔不敢措词”。就连状元和榜眼,都搞不明白试题的出处,纯粹靠文采和瞎蒙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