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0091【丰收】

0091【丰收】[第1页/共5页]

有个小屁孩举手:“白禛病了。”

比如牛筋,五等户七家凑一条,四等户一家就得交一条。若没有牛筋,折算成财帛也行,说是要送到西北去制作弓箭。

汉中盆地的多雨季,要比长江流域迟两个月。

朱国祥便宜了二十个取粉器,用竹竿、木板和麻布口袋做成。他先树模如何取粉,再把取粉器分给世人,手把手的催促教诲起来。

唉,没化肥就是这般低产。

本年,宫里新建成保和殿,房屋共有七十五间,修得那叫一个都丽堂皇。各种经史子集,都被搬去保和殿保藏,宋徽宗又在天下网罗文玩书画,总得把那么多新屋子给塞满不是?

汉中这边的水稻亩产,跟淮南、浙东相称。

严大婆满脸笑容,奖饰道:“年青人体力就是好。”

耕户们学得极其当真,这关乎他们此后的温饱。

他把孙子打发走,叫来管家之子陆安,叮咛道:“这几日,你不消做别的事情,到山上去看耕户如何服侍玉米。”

“做媒?”白宗望有些含混。

稻谷晾晒归仓,陆安喜滋滋前来汇报:“老爷,朱相公种的那块田(约0.4亩),本年打了154斤谷子(不是大米)!”

曾高文为耕户代表,还是把朱国祥送下山去,他已经自命为朱相公的大弟子。

陆安答复说:“不到120斤。”

白宗望鞠躬长揖:“俺代百姓谢过朱相公,这玉米……可否卖给俺一百斤留种?”

“五十斤也行,能种多少亩?”白宗望问道。

筛完花粉,朱国祥又拿出便宜授粉器。

“哈哈哈哈!”

前来换种的村民络绎不断,朱国祥干脆进步额度,统共换给村民四十斤玉米。并几次叮咛,选种时要优当选优,莫要选了劣种影响下一代。

曾大非常冲动,以为本身成了朱相公的首徒。

老白员外实在坐不住了,问道:“山上的玉米,何时能收成?”

这玩意儿用竹筒做的,开了几个小孔,通过颤栗将花粉撒出去。授粉之时,花丝也要剪去一部分,朱国祥一边授粉一边说:“阴雨天不好做媒的,你们平时去做客,也不会鄙人雨天出门嘛。玉米授粉,该选个好气候明媒正娶。”

上白村的百姓也很幸运,官府竟然不催征往年欠税了。也就本年的杂征,莫名其妙又多了几样。

朱国祥叫来这些耕户的头头:“曾大,我来岁能够要搬走。你脑筋好使,明天我说的话,你必然要记着了。来岁有谁不懂,你要教会他们。”

老白员外看着挑回家里的五十斤玉米,他感受,白家的光辉期间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