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都市娱乐 - 百工匠心 - 第65章 半刀泥

第65章 半刀泥[第2页/共3页]

杯簿如蛋壳,莹白敬爱,一杯仅重半铢,才1.1克。

流霞盏,其胎薄如蝉羽,色明如玑珠,如同朝霞飞渡,光彩照人。

唐明屏住呼吸,全神灌输,眼里只要素胎和手中的刀,在不到一毫米厚的瓷坯上雕镂出立体结果的图案,多一份力则坯破,少一份力则无立体结果,力用到得当方能成。

“图案纹饰简练明快,伎俩以印花、刻花和堆塑为主。此中半刀泥法的描画纹样,每根线条都具有深浅窜改,真真相间,使图案有凸起之感。”

为觅丹砂斗市廛,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流霞盏,去汛兰亭九曲泉。

以简练、空灵、浑厚、明快的气势,一扫昔日拘束沉闷、生硬呆板的弊端,瓷器被轻松活泼、活泼矫捷的特性所代替。

鲁善工紧盯着桌上的茶具,强压镇静,渐渐伸脱手,悄悄拿起一个茶杯。金手指策动,刹时进入幻景当中。

“哼,少在我面前假装低调谦逊!”丁老一瞪眼,笑骂道:“有这类妙技术还不从速多传给后辈?莫非非得等你老的提不起刀才行?”

鲁善工痴迷的看着对方行云流水的行动,不带一丝炊火气,非常佩服。要晓得薄胎起码要经四十多道工序,分三次烧成。

唐明顺手拿起一个茶杯,在灯下不断转动,刹时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就算没有水,仿佛清波泛动,美不堪收。

一句话让本来欢畅的唐明刹时降落下来,长叹口气道:“不是我不想传,而是没有人能做到!”

“上世纪70年代,由他创建的半刀泥瓷雕技法,上承宋朝影青刻花,清朝雍正、乾隆描画花的技法,师古不泥古,推陈而出新,以刀法的深浅窜改塑造艺术形象,产生出激烈的立体感。其作品影青刻花皮灯曾被选作群众大会堂内装潢艺术品,作品广受国表里藏家所保重。”

“面前这套茶具就是薄胎瓷之佳构,算是老唐毕生最高程度的代表作。”

“半刀泥!单刀侧入!”

“刀法讲究灵动跳脱,旷达萧洒,轻巧畅快如行云流水,可谓鬼斧神工。其如冰似玉的艺术结果,成为当时陶瓷装潢的一种支流。”

丁老赞叹道:“景德镇传统名瓷中有一种薄胎瓷,薄如蝉翼,轻若浮云。利坯难度最大,特别在最后阶段,真可谓是争胜负于一丝一忽之间,定成败于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即便是一个大喘气也能够导致前功尽弃。”

鲁善工大吃一惊,看着唐明猎奇道:“莫非是传说已久的小巧瓷?”

“甚么?半刀泥!”

唐明微微一笑,摆手道:“别听老丁咋咋呼呼,小巧瓷可不敢当,那是宋朝失传已久的千古绝学。我只是略通外相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唐明渐渐挺直身,眉宇之间难掩自傲之色道:“利坯技术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乃陶瓷艺人耐久实际的结晶。唐家先祖曾有云:格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低,故旋匠为紧急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