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百感小集 - (228)金石声老先生

(228)金石声老先生[第1页/共2页]

能够说,这是一部社会汗青的百科全书。

金老先生走的有点儿奥秘,但是他还是有我这个老书友,不然,他不会几次光临我的作品平台。

偶然,也谈点儿题外话,究竟说甚么,我也记不清了。

但是,他却给我留下了不成消逝的印象。

我也记不清了究竟是哪月哪天开端和金老先生的来往,也记不清了又是哪月哪天和他结束了的来往。

但是,有一件事,我却影象犹新,念念不忘。

我看了这句话,感觉味道不对,像是在告别。

“两好割一好”中的“割”字,金老先生提出了质疑。

我想,金老先生不会就这么半途而废,辛辛苦苦地写了洋洋洒洒的一百多万字,如何能不了了之?

唯独这个金老先生,我却没有健忘,我还想和他重新来往,但是我没法找到他。

我感觉老先生说的也是蛮有事理的。

公然,从那天起,金老先生就不来了。

有的书友,不再和我来往,但我瞥见他和别人来往,我也不妒忌,我也不去找他。

我曾几次地问金老先生的qq号,他始终没有奉告我。

发明题目,能及时地提出来,毫不含混,毫不坦白,直言不讳,可见,老先生多么地坦诚,直率,胸怀是多么光亮磊落!

在我的作品《我的老宅》里,肖兰对家庭伦理干系的观点是“两好割一好”,即划一互爱。

就是来往了些光阴,就不辞而别的,我都去他那边看望,直到人家毕竟不睬我了,我才作罢,内心很遗憾。

我是个多情种,凡是书友,我都友爱相待,即便就来一次的,我必回访。

看来,金老先生在读别人的作品时,态度是很端方的,他很尊敬别人的劳动服从,当真细仔,毫不草率。

但我为他祷告,愿他幸运安康!

(2013年1月14日礼拜一)

厥后有一天,金老先生留言说:“感激以往的友情和支撑。”

比来,金老先生没有来我的作品平台,我不晓得他还会不会来了。

金石声老先生

他说,这个“割”字,意义是“用刀截断”个“豆割”之意,而“两好割一好”中的“割”不是这么个意义,以是,不能用“割”而应当用“搁”。

现在,金老先生没有再来,估计我们之间的来往就很迷茫了。

这部作品,是写民国期间到现在的史实。

金老先生的作品名字是《从大槐树下走出的人》。

这个“搁”字,是“使处于必然的位置”或“加出来”的意义。

作品中,大事件浏览到国度,小事件触及到家庭琐事,范围很宽,题材也广,有的内容另有图片帮助。

在我和金老先生来往的那些日子里,他几近每天来我的小说平台,我也是每天去他的小说平台,我们互读作品,相互支撑,相互保举,相互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