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984章 待价而沽

第984章 待价而沽[第1页/共5页]

潘默此次思虑了半晌才作答道:“门生觉得,或与海汉到来有关。海汉尚未到儋州之时,便高价雇佣文人前去三亚效力,引得很多落榜文人弃了学业投奔海汉。厥后入主本地以后,便有更多的人挑选海汉而非大明作为效力工具。”

从宁崎之前所表示出来的态度来看,范长逸感觉这位海汉高官对白鹿书院这些学员的兴趣还是很大的,而初级班这些人可算是书院里的精英,常日也没少研讨海汉的各种政策,如果宁崎如先前那样向他们发问,想必这些人的答案会更有层次一些。

当然了,如果本身有官方承认的功名,那做师爷的起点必定会更高一些。州县官员普通会礼聘有实务经历的秀才,而各省道台以上的官员礼聘的师爷根基都是举人,并且这些初级师爷手中也将或多或少地把握一部分官府实权,其身份职位就绝非浅显读书人可比了。并且抓着从师爷身份跃升为一国重臣的例子,在汗青上也不是没有呈现过,比如晚清的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师爷出身的肱骨大臣。

潘默道:“天启六年的乡试,儋州约莫有百余人赴考。到崇祯二年,门生记得大抵有七八十人。不过崇祯五年门生落第这一次,儋州却只要寥寥三十来人赴考。”

宁崎的设法是要借着明天的机遇体味一下官方知识分子,特别是这些尚未挑选为海汉效力的读书人脑筋里的实在设法。不过他也晓得本身位高权重,上面的人一定敢当着本身的面说实话,以是特别夸大了一下。

宁崎道:“那我问你,这三次测验,从儋州前去广州赴考的人数有甚么窜改?”

至于下海经商这条路,海汉倒是非常欢迎,这两年里也的确有一些家道富庶且心机矫捷的读书人抓住了商机,成为了与海汉合作的分销代理商或是莳植园农场主。但这个别例也不是大家都能用,毕竟这个期间的大部分读书人还是对峙以为商贾是属于比较卑贱的职业,不肯意放下本身作为文人的庄严。而有这类筹算的人,又一定有呼应的才气和起步的本钱,能够连入行的门槛都跨不畴昔。

这类狠恶的合作当然是每个读书人在挑选科举这条门路的时候都必须面对的残暴实际,以是大部分读书人除了考取进士仕进这个终纵目标以外,实在也还是有比较实际一点的筹算,比如说考取到力所能及的功名以后,就转行去处置别的职业。

比如文笔好的读书人能够专业代笔写公文,唐朝墨客李邕平生中代写公文八百余篇,《新唐书》中记录“李邕代撰官折受筹银巨万,据此为大富者。”近似如许的公文妙手,另有贺知章、宋之问、骆宾王等人,靠着这个特别的本领,也能混个衣食无忧。

如果仅仅只是书虫,没有必然的社会经历,那也很难会获得官员的喜爱,毕竟师爷这个职位并不属于衙门的正统体例,饷银都是由店主官员本身掏腰包而非公费开支,没点真本领是必定不可的。而科举测验并没有春秋方面的限定,以是当了师爷以后仍然能够持续插手科举。能够一边拿着优厚的报酬一边学习等下次测验机遇,这对于读书人来讲的确是一条极佳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