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3304章

第3304章[第2页/共3页]

陈一鑫道:“兵不兵变,那是你们内部的事,与我无关。你先把人交到我手上,我们再来谈前面的事。”

稍后,王承恩被带出去。他晓得陈一鑫的身份,也没敢跟他兜圈子,开门见山地向陈一鑫说了然崇祯所采纳的办法。

“哦?”陈一鑫听到部属的禀报,放下了手头的战报:“这个时候出城,想必是他家主子作出决定了,那就见一见吧!”

主和派在沉寂好久以后,终究获得了出头的机遇。数十位大臣联名进言,请崇祯立即下达寝兵和谈的号令。

这事可不是浅显的朝堂政斗,而是由天子直接操纵的一次大洗濯。

对崇祯来讲,此时朝堂上的主战派已经成了天大的费事,这些人多数不会同意投降,更不会情愿以本身为代价来调换海汉寝兵。

至于罪名嘛,传闻倒是五花八门,谗言欺君、批示不力、勾搭内奸、结党营私……总之全都是要下狱待审的重罪。

当然了,没有谁会不见机地提及败北这件事,更不会利用“投降”如许的字眼。站在大明的角度,寝兵的启事只是为了百姓百姓,而不是因为打不过海汉。两边通过构和来处理争端,总要好过在疆场上分出胜负。

陈一鑫固然猜想不到都城里的局势已经严峻到能够产生宫廷政变的程度,但也能猜到崇祯此举是有减缓压力,同一朝堂定见的目标。

陈一鑫不太在乎崇祯终究会给这些官员安上甚么罪名,他只想催促对方尽快投降,结束现阶段的战事。本身麾下的军队每天人吃马嚼,耗损庞大,开支已经超出了战前的军费预算,既然执委会已经决定不打了,再拖下去只会让作战本钱越来越高。

主战派的俄然失势,也就意味着战役能够已经打到头了,接下来应当就要跟海汉媾和了。

海汉这些年也派了很多探子到都城暗藏,任务之一当然就是辨识大明军政要人的表面。战前已稀有名探子分开都城,与海汉军雄师队汇合,此时就需求他们派上用处了。

陈一鑫实在也没推测崇祯竟然如此果断,真遵循海汉提出的名单把人全抓了。

“好个天子老儿,这是在借刀杀人啊!”陈一鑫旋即便猜到了崇祯的筹算。

王承恩前几天返京的时候,陈一鑫曾在八里庄的火线批示部长久访问过他一次。当时两边约好待崇祯帝拿定主张以后,再派人出城筹议投降的履行细节。

基于如许的情势,朝堂上也是久违地呈现了非常分歧的声音――寝兵媾和,还天下承平。

不过这个交代过程明显非常敏感,王承恩表示不宜在白日停止,起码要比及入夜以后,再安排押送人犯的步队悄悄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