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3215章

第3215章[第2页/共3页]

不过海汉与当时的浙江官府一向打打停停,像柳贵明这类售卖海汉货的商家,不免三不五时都会被官府穿小鞋,期间也实在遭受了很多题目。

宁崎并不希冀本身的一番演讲就能窜改万松书院统统人的设法。按照畴昔的经历,这类传统书院要调头转向,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好处,碰到各种百般的阻力,毫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达成的目标。

南边的同业或许在传统文教的程度上不如万松书院,但正如宁崎所说,此后官方对人才的要求将以“海汉科学”为标准,南边同业在这个范畴的讲授程度明显已经遥遥抢先。

宁崎接过来一看,公然满是征兵、招募移民一类的传单,不由笑着问道:“这都是给武备展那边印的吧?”

厥后柳贵明回到浙江,创办了这间印社,并且从一开端就引入了海汉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利用铜铅活字来代替传统的木刻凋版。

第3215章(2/2)

此后杭州地区的书院、私塾、官学,都会慢慢改换文教部所指定的课本,并且是耐久需求。青柳印社仅凭这一桩买卖,就有充足的收益来保持印社的运营了。

待到海汉从大明手中夺下杭州以后,柳贵明立即就翻身了,拿到了东海时报的印刷订单,青柳印社一下子成了有背景的官商。

说罢他便去中间取了几张刚印好的,双手递到宁崎身前。

柳贵明倒也没吹牛皮,宁崎翻看一番,这些书的印刷质量的确不比海南岛的版本差。

柳贵明不无得意地先容道:“回大人,课本如果在海南岛印好再运过来,运费将会非常昂扬,以是石大人就安排在草民这里印刷。所用的纸张油墨,排版字号大小,都全数与海南岛的版本分歧。”

以往万松书院在杭州地区的影响力是独树一帜,几近没有能与之对抗的合作者,但此后如许的状况大抵就难觉得继了。

2254字

苏思孝要想保住万松书院的招牌,以及本身在杭州文明界的职位,恐怕就只能硬着头皮去做一些本不太乐意的事情了。并且在那之前,他大抵还得先对书院内部来一轮不大不小的洗濯,将一部分思惟固执的白叟清退出去,不然很多办法还难以在书院推行实施。

柳贵明当时也就是图个痛快,并不以为本身的聘请会获得执委会的回应,倒是没想到几天以后宁崎竟然真的登门拜访来了。

一旦南边同业开端涌入杭州开设分院,那万松书院能够将会晤对前所未有的合作强度。而对方所具有的上风,恰是万松书院目前所不具有的部分,更何况官方很能够会对那些服从批示的书院赐与更多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