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851章

第2851章[第2页/共3页]

从海汉军篡夺盖州卫城开端,满清便已经认识到了情势不妙, 以是也设法调兵遣将,试图禁止海汉军的北伐过程。但如许的尝试并未起到他们所希冀的结果,海汉军仰仗气力上风,仍然是步步推动,接连又拿下了海州和辽阳两处大城,兵锋直指沈阳。

固然满清在浑河以南的平原上投入了大量兵马,试图滋扰海汉军的渡河行动,但海汉军的兵器设备上风实在太大,加上不吝成本天时用长途炮火打击,八旗军几近没法在正面疆场上有效抵当海汉军的守势,每一次比武都是死伤惨痛。

第2851章

统统题目的本源,终究都归结于劳动力的需求缺口。仿佛只要能向辽东地区引入充足多的人丁,那么目前呈现的这些停滞生长的题目都能够迎刃而解。

到这个时候,满清已经是退无可退,只能以沈阳城为中间来摆设防地,在浑河两岸集合了数万兵马,誓要将海汉军挡在沈阳城下。

而清军独一的胜机就只要踞城而守,跟海汉军撤销耗战。海汉军的作战体例对作战物质供应的要求极高,把战役时候拉长,只要让海汉军的后勤跟不上了,那天然就会挑选停战退兵。

沈阳城坐落在浑河北岸,其建城汗青能够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年,燕国将领秦开这里构筑侯城,驻兵抵抗东胡。元朝元贞三年, 这里被改名为沈阳路,归辽阳行省统领。明洪武年间,这里被改称为沈阳中卫。两百多年以后, 这里被后金军攻占,以后被定为都城,并改名为盛京。

一条小小的浑河,便硬生生拦下了海汉军。用时半个多月,海汉军才终究获得冲破,在浑河北岸建立起了阵地。

满清占据沈阳的三十年间,在城内大兴土木,兴建了范围庞大的宫城。直到海汉军攻陷这里之前,沈阳一向都是满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明中间,也是全部辽东地区最大的一座都会。

与之前的几次攻城战比拟,海汉在沈阳的守势要慢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清军加大了疆场投入和抵当力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沈阳间隔海汉大火线过分悠远,补给线路拉长以后,影响到火线的作战效力。

虽说如许的笨体例不免要支出极大的伤亡,但也的确起到了满清所希冀的耗损感化。海汉军一度只能放慢打击节拍,以免弹药耗损过快导致后勤补给摆脱。

自盖州登岸,北上行进数日以后,一行人终究到达了辽东重镇沈阳城。

究竟上满清也并非不晓得两边的差异地点,多年的交兵经历表白,跟海汉军兵戈最忌讳的作战环境有二,一是平原,二是攻坚,这两种环境都能让海汉军将火力上风阐扬到极致。

(本章完)

回想起那段战事,陈一鑫的脸上还是带有一丝遗憾的神采:“如果当时能提早筹办更多的骡马车辆,或许火线作战就会顺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