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592章

第2592章[第2页/共3页]

王安国道:“朝鲜人实在某些方面也挺像日本人,比如畏威而不怀德,吃硬不吃软,越是对他们呼来喝去,他们就越会感觉本身遭到了正视。以是我国跟朝鲜固然签订有盟约,但实际上从一开端就是将其作为藩属国对待。而当时的朝鲜内忧内乱,的确也很需求我国供应武力庇护,因而就一拍即合了。之前国防部筹办将大同江基地的部分驻军军队变更到辽东方向,朝鲜人担忧我们撤兵,还联名上书,要求我国持续驻军。”

无需等石成武作详细先容,陶弘方等人便已想到了这类南北分治状况能带给海汉的诸多显而易见的好处。

石成武接着话头持续说道:“以是近些年我国在朝鲜国的影响力也日趋加强,乃至连设立南北分治这类办法,在朝鲜海内遭受的反对也不算太激烈。再三不五时地派舰队畴昔沿着朝鲜半岛海岸线转一转,揭示一下我国的武力,朝鲜人就更不会生出二心了。”

陶弘方想到一个细节,猎奇地诘问道:“那既然我国对朝鲜国实施了南北分治,如果南北之间产生冲突,需求我国做主,那是到那里上告?两边都派官员来杭州吗?”

陈一鑫因为辖地居于北方,以是回三亚的时候比石迪文还少,跟这些生于三亚长在海南岛的年青人就没那么熟谙了。至于这位大人的手腕,他们的体味也大多来自于各种公文,没有甚么直接的打仗。

当然他们几人当中对此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王安国,当年带领海汉舰队直抵汉城,逼迫朝鲜国王李倧签缔盟约的人,便是他父亲王汤姆。厥后海汉出兵朝鲜抗击清军入侵,建立大同江军事基地,以及厥后两国间的一系列合作项目,也大多都有王汤姆的参与。

对于来自三亚的几人而言,海汉对别国所采纳的这些办法,他们过往可没有这么直接的信息渠道,固然也曾在一些书面质料上看过相干的内容,但完整不如王安国、石成武这类当事人说得详确,不由感觉非常新奇。

海汉之前在朝驻军、商贸、文教、金融等方面所碰到的阻力,都跟着南北分治局面的呈现迎刃而解。乃至就连官员的提拔和任免,朝鲜现在也得看海汉的眼色行事了。

白乐童道:“如果朝鲜局势如成武兄所说,那这个国度已经没法再对我海汉构成威胁了。”

石成武摆摆手道:“实在不至于。你只要看过地区便知,朝鲜国北部与北方大区相邻,离东海大区太远,由我们这边统领会有诸多题目,交给北方大区反而更加公道。至于冲突一说,我们搞南北分治,就是为了要让朝鲜国南北两国朝廷之间存在好处抵触,他们如果没有冲突,又怎会依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