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80章 各取所需

第1880章 各取所需[第2页/共5页]

算上其他几支盟军,进入朝鲜的联军军队总兵力也就只要几千人,这相较于清军入侵朝鲜的十万雄师明显是不成比例,不过由此倒是烘托出了联军与清军之间的战役力差异。而因为联军对后勤保障的依靠,让他们没法耐久在鸭绿江一线作战,终究还是主动回撤到大同江干建立防地。至于陆上的矫捷才气,这一点在战役前期更是透露无遗,海汉军成建制的马队军队太少,而步兵在本地的长途行军又会严峻减弱战役力,这直接导致了反攻阶段对清军的追击成果并不美满。

他当然也晓得海汉在大同江干的作战打算实在是很早就制定了,以是在海汉本土发行的报纸上登载出相干的内容,也根基没有泄漏军情的风险。等这报纸上的动静传到北边,朝鲜疆场上的战事都已经结束了。不过海汉能把这类战事放到报纸如许的平台上,让百姓都去存眷这场战役的过程,如许的勇气还是让李溰非常佩服。

对这些动静比朝廷更加通达的武将来讲,他们很清楚海汉除了做买卖以外,同时也是非常好战的一个国度,大明固然已经与其签订了战役和谈,但也一定能挡得住海汉人的野心。如果两邦交兵,他们这些人便是首当其冲的工具,而海汉军的实际战役力如何,他们可比朝堂上那些只会看看奏折,凭想当然下号令的高官要清楚多了。

这场买卖结束以后,石迪文按例也是要设席接待这些买家金主,不过军头们这时候心机都在军器交代上,因而石迪文便命令晚宴推迟两小时,好让他们能有充沛的时候去船埠的堆栈盘点本身采办的设备。

近似如许的谈吐,李溰在战后也曾听到过,海汉主动将战线后移数百里,就是为了要把己方的后勤补给压力转移到敌军头上,而清军兵力庞大且贫乏海运手腕,厥后勤压力实在要比联军还大很多,这也导致了清军在大同江的作战并没有持续太长时候,确认没有攻破海汉防地的能够便主动后撤了。

这篇文章的最后对战事的走向作出了大胆的瞻望:大同江干的终究决斗联军必胜,如果清军在大同江干与联军对峙旬日以上还恋战不去,那这十万人估计全都得交代在朝鲜境内。

李溰从速又瞄了一眼头版上的出版日期,倒是用的海汉历,幸亏他对此已经有所体味,大抵能推算出来这份报纸的出版日期约莫是在大同江战役开打的同一时段。

而李溰所知的实际环境,清军只对大同江基地策动了两波大的守势,支出数千人的伤亡以后便主动退出疆场了。虽说报上瞻望的战况终究没有呈现,但联军的的确确是毫无争议地获得了这一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