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53章 长远眼光

第1853章 长远眼光[第2页/共5页]

至于冶炼和造船,那就恰好相反了,连渣都不能让清国摸到,而这两项财产气力的晋升,仿佛对朝鲜也是利大于弊,以是就连金尚宪也没有提出任何质疑。

这份电报在经过舟山、澎湖两次转发以后,终究被送到了宁崎的案头。宁崎看过以后也不敢怠慢,连夜调取了大数据库的相干信息停止查询,但成果却不甚抱负。宁崎不得不连络当下的状况,自行撰写了一份阐发质料,用电文答复给身在朝鲜的同僚。

王汤姆和钱天敦俄然发明,朝鲜海内政坛的局势实在并不似外界以是为的那么简朴,所谓的政见对峙,很能够只是这些宦海大佬们用以巴结主上或者打压敌手作出的一种姿势,而他们对政局的实在设法却一定已经公开表达出来。

李倧的嫡宗子,王世子李溰,在此之前的拂尘宴上便已经见过面了,而二儿子凤林大君李淏和最小的儿子麟坪大君李濬则是第一次见到。

但朝鲜国土三面环海,境内的食盐供应几近都是来自海边的盐场,而国库的支出更是有相称一部分是依托国营盐业,海汉进入这个行业以后,侵犯有限的市场份额几近会成为必定,就靠上缴赋税恐怕也很难补足朝鲜国库的丧失。

钱王二人看到回电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而内容也是让他们感觉有些稍感不测。宁崎在电文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白的建议,因为汗青所记录的环境与现在的实际状况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出入。

“不过我感觉金尚宪应当不会那么轻易就把构和的主导职位让给他。”钱天敦阐发道:“毕竟这对崔鸣吉来讲,应当要算是一个咸鱼翻身的好机遇了!”

李倧便将在隔壁另一房间里旁听的三个儿子都叫了出来,让他们也插手到晚宴中。因为事前便就安排旁听一事跟海汉一方打过号召,是以钱王二人对此倒也没感觉有甚么惊奇。

崔鸣吉在之前的战与和之争中落了下风,让金尚宪把控了海内政坛的话语权,固然国王李倧出于某些启事并没有将他弃用或贬职,但毕竟是被政敌给压了一头。崔鸣吉如果挑选跟海汉对着干,那别说翻身了,恐怕要保住现有的职位都很困难,但他如果把握了与海汉合作的主导权,哪怕只是打算中的一部分内容,便有很大的机遇重新回到舞台中间,持续充当朝鲜宦海上的定见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