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13章 双管齐下

第1813章 双管齐下[第2页/共5页]

遵循王汤姆本来的构思,应当持续在鸭绿江干拖住清军,以便为火线构筑军事基地和辽东半岛的袭扰作战役夺更多的时候,但如果不放清军入朝,海汉也很难名正言顺地从朝鲜争夺到更多的无益前提,并且以有限的兵力在鸭绿江干与清军主力展开决斗也并非一个明智的挑选。以是在与钱天敦细心商讨以后,他们决定设下这个局,先假装出与朝鲜闹翻的状况,然后顺势将军队从鸭绿江干撤出,待清军的一部分军队渡江入侵朝鲜以后,再杀个回马枪截断鸭绿江的航运,以此来扰乱清军的作战打算。

因为清军的重型兵器尚未到达九连城,如果以血肉之躯硬往枪炮上怼,制止又要反复当初金州战役中的惨状,以是在这里坐镇批示的阿济格挑选了哑忍不发,一向不肯主动出战。直到皇太极带来了大量重型火炮,清军才终究谨慎翼翼地拉开步地与海汉交起手来。但没想到才刚打了两天,海汉军便主动放弃了这处阵地,撤了个干清干净。

王汤姆当然也向他解释过为甚么在占有主动的前提下,要主动从鸭绿江中撤退,但这类解释也只是仅限于当下朝鲜半岛的局势,至于更深层的启事,比如海汉要从地区乱局中为本身追求的好处,王汤姆就不会细说了。而许裕拙也不是第一天跟海汉人打交道了,很清楚本身所获得的解释也并非事情的全数本相,但以他所把握的信息,的确很难推断出海汉在计谋摆设上呈现几次的真正目标地点。

但可惜的是他的这类构思并未能顺利实现,还在调遣军队集结兵力的阶段,便被海汉人找上门来,直接堵在了清军预定的渡江点上。皇太极在接到火线的陈述以后都有点思疑,到底是军中有人不谨慎泄漏了风声,还是海汉人长了个狗鼻子能嗅着味道一起寻过来,不然如何迟不到早不到,本身要对朝鲜脱手了,这海汉人就俄然跳出来扮演绊脚石了?

在联兵舰队赶赴辽东海岸集结的同时,遵循事前的安排,钱天敦提早了一天以后才将联兵舰队撤出鸭绿江的动静奉告了朝鲜人。金尚宪听闻这个动静以后如雷轰顶,从速从汉城赶往大同江干的工地,要弄清海汉报酬何俄然不战而退。

以清军和朝鲜军队的气力对比来看,要达成如许的作战目标并不是没有能够。皇太极很悲观地以为,如果统统顺利,那么战事将会在三个月以内就能结束,处理了朝鲜这个后顾之忧,此后清军的主攻方向能够集合到西南边,用心对于大明——以及海汉这个钉在辽东半岛上的大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