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应

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应[第2页/共5页]

廖杰能做到三品武官,除了军事方面的才气以外,察言观色的宦海本领天然也不会差,陈钟盛这话里话外甚么意义,他还是听得明白的。对于郭兴宁在福山县吃的亏,他现在一样是一肚子火,不过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向本身同一阵营的火伴撒气,毕竟这烂摊子还得大师同心合力才气清算好。

需求抢时候的不但仅是矿区的各种基建工程,另有大量的过冬物质也需求在大雪封路之前运抵矿区。起码有两个连的军队和数百名劳工需求在矿区度过这个夏季,取暖御寒所需的柴火能够就近购置,但煤炭、冬装被服,以及一季所需的粮食,都得尽快从芝罘岛基地运到这边来。

考虑到目前两边的干系正处于恶化当中,登州官府想将过冬物质安然运往这两地,就很难绕过海汉节制的地盘,安然天然也得不到保障。但如果听任不管,这些处所驻扎的明军就将会度过一个非常艰巨的夏季,到时候如果因为酷寒气候导致的非战役减员太多,这登州上高低下的相干官员都不好向上头交差。

不过比拟登州境内的卫所,福山铜矿的报酬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像福山县以西的威海卫、成山卫两地下辖各处卫所,现在就面对着过冬物质运送不便的困难。启事也很简朴,当下由海汉所节制的福山县本地地区,便恰好横亘在登州城与这两处据点之间,登州城前去威海卫和成山卫的官道,也得从福山县穿过。

陈钟盛对于海汉人的恶感并不强,前次福山知县张普成押送万家军匪首万蒙来登州城,他还曾对海汉帮手官府剿匪的做法大加赞美,默许了海汉人在本地落脚构筑定居点的做法。但因为他妹夫郑凡和军方的人一起打下包票,说是只用武力勒迫便可使海汉人让出铜矿,无需登州府掏腰包付出军费,而厥后的收益也将会非常丰富。

陈钟盛不知海汉气力,对郑廖二人的说法信觉得真,以为海汉人仅仅只是一群本国武装海商,不会因为一处尚未开采的矿藏就获咎处所官府。以是他便以登州知府的名义发了公文,要求海汉撤离铜矿地点地区,厥后又同意了军方出兵,前去福山县摈除海汉人。但是没想到郑廖二人当初信誓旦旦的成果底子就没有呈现,海汉人竟然采纳了极其倔强的态度,将郭兴宁部打了个落花流水。

廖杰道:“饿肚子恐怕不免,但不至于饿上一全部夏季。”

郑凡插嘴道:“各位大人,既然海汉人把持了陆路,那何不转走水路?登州水城至最远的成山卫也不过两日航程,且海上飞行受降雪影响不大,何必要冒险去走陆路?”

固然海汉自登岸以来一向在尽力尝试与本地官府搞好干系,试图用好处拉拢然后慢慢架空的体例来节制处所,但现在看来这类做法所起到的结果仍然比较有限,登州城里的文武官员对于海汉的示好并不买账,他们更想获得的是直接的收益,比如一处方才被发掘出来的铜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