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343.第343章 强行冤大头

343.第343章 强行冤大头[第2页/共6页]

跟着三亚新城区的开辟,穿越个人这边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仅仅是各种基建工程所需的劳动力,就达数千人之多。因为海汉人给的酬谢高,务工期间还能管吃管住,来到新城开辟区打工的大明公众越来越多,此中很多人在到达胜利港接管了短期的洗脑式鼓吹以后,便决定了要插手归化民籍,以求获得更好的事情报酬。

说到底实在就是没钱,跟陆军比拟,水兵没有太多外来的油水能够用来补助军费。停止目前的作战,水兵的首要感化仍然是承担运送陆军军队,这就导致过后的军费结算当中,水兵能够从平分到的份额极其有限。

最可行的体例,莫过于北越通过采办海汉兵器,接管海汉式的军事练习,获得一支附属于升龙府的军队,然后由这支军队去征讨南边的阮氏叛军,同一国土。但这个打算有两大弊端是北越高层们没法忽视的,一是昂扬的成军用度,二是冗长的成军时候。

独一比较遗憾的是,匪首廖大鼻的尸首被送到广州官府以后,固然认尸领赏都比较顺利,但却没能获得头面人物的嘉奖。不过想想也是道理当中的事情,毕竟李家之前就与广东宦海一把手李逢节闹翻了脸,人家没主动找“福瑞丰”的费事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是以在升龙府也呈现了两种完整相反的观点,一种是以为应当依托本身的军事力量来完成同一大业,哪怕用度多一些,时候长一些也是值得的,毕竟这支军队最后是北越朝廷本身的财产。而另一种观点例以为与其将这么多的银子变订交给海汉人,倒不如直接出钱雇他们把南越军灭掉,起码在时候上会节流很多。届时安南南北同一,官方的税赋增加一倍,再来扶植军队所面对的军费压力就会小很多了。

北越朝廷里也并非是蠢货当政,他们很清楚如果每次作战都需求请海汉人出兵互助,那么内战持续下去的最大受益者实在并非北越,而是这些乐于充当雇佣军的海汉人。如果现在又要取出十几二十万两银子雇海汉人征讨南越叛军,那下半年升龙府的达官权贵们也不消过日子了。

李家天然不敢把这个事全揽下来,而是主动找到驻广办的军代表商讨。在颠末端执委会的认同以后,驻广办决定以李家庄为模本,先在广州城周边地区帮忙建立起一批利用海汉军事体例的民团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