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293.第293章 贸易谈判(二)

293.第293章 贸易谈判(二)[第2页/共6页]

董烟云奇道:“宁先生为何有此一说?”

看完以后,董烟云微微点头道:“贵方要这些物品不难,鄙人现在便可答允下来,待归去以后,便尽快筹办这些物品送来胜利港。”

“那就最好。等收到贵方送来的蚕种以后,我们会酌情赐与贵方必然命目标军器采购份额。”陶东来对于董烟云的答复也比较对劲,不过事情可不是到这里就算结束了:“另有一件东西,我们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愿贵方能设法向我们供应货源。”

宁崎便简朴给他报告了关于滨田此人的事情。滨田弥兵卫是一名日本海商,在1626年到台湾采办生丝时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起了抵触,第二年滨田回到日本,便晋见幕府将军德川家光,试图压服江户幕府反荷。而1628年春季,滨田再次率数百日本人到台湾,此次就被荷兰人直接来了个狠的,从船上抄出大量兵器和火药,将人船货全数都扣下了,滨田本人也被囚禁起来。

不过在这个期间,福建本地的生丝产量实在并不算大,并且福建蚕丝的质量不如江浙,丝织业的首要质料来自浙江湖州,而出产中间则首要集合在福州、泉州、漳州三个外贸港。福州以四层织品“改机锦”为特产,泉州以丝织品种类丰富而著称,而漳州的特性则是长于仿造,海内最闻名的苏绸、潞绸,在漳州都能仿造,乃至连由外洋反向流入的天鹅绒,在漳州也很快“盗窟”胜利,能够说可谓是丝织界的“华强北”。

此时福建民营丝织业的职位固然还不及江南吴越,但也算是海内首要产区之一,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援引两朝重臣郭子章的话说:“东南之机,三吴、闽、越最伙,取给于湖茧。”穿越个人从客岁年底就已经开端在打蚕桑财产及丝织品贸易的主张,吴越虽好但间隔稍远,而福建则相对要近很多。当然最关头的一点,是福建地区有许心素这个超等地头蛇能够操纵起来。

宁崎奥秘地一笑道:“此乃天机,不成泄漏也!”

“陶总请讲!”董烟云现在算是摸着了海汉人的路数了,想要买到他们的军器,那就得先承诺一系列的互换前提才行,不然就算揣着现银也连根毛都买不到。

董烟云不想让这三人感觉本身是在找借口推搪,持续说道:“若贵方真是成心采购丝织品,鄙人可设法代为从江浙一带采买,只是需时会比较长,别的代价估计也会较高……”

但官办丝织业的阑珊并不料味着本地的丝织品市场就是以而畏缩,恰好相反的是,明前期闽人大多用苎布制衣,对丝织品消耗量不大。但到了明前期,丝绸类衣物反倒是成为了年青人的打扮标配。如《泰宁县志》中记录:“泰之产只苎布,苎布以外,一丝一絮必易于外,现在富民后辈,服必罗绮,色必红紫,长袖大带,自为对劲。一人倡之,十人效之,浮侈已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