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175.第175章 经济与文化

175.第175章 经济与文化[第2页/共4页]

施耐德有很多词汇都是李奈不太明白的,多数时候他都处于虽不明但觉厉的状况在听取施耐德的讲授。但就本身所能了解的那部分来讲,李奈能感遭到施耐德的发卖技能远远在本身之上,乃至连本身父亲恐怕都没有对某件商品停止过那么详确的发卖打算。而这类打算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固然目前还只是处于看样品签订单的阶段,但颠末施耐德等人的讲授以后,李奈对于这些商品的发卖远景都非常看好,只要遵循海汉人那详确的发卖战略来停止推行,大把的收益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研发部分本来一开端想用其他的商标,但厥后执委会还是对峙利用“海汉”作为玻璃文具的商标。如许做的目标并不是为了费事,而是有更加深远的考虑。

至于到时候海汉人会开出甚么样的前提,颠末这两天的打仗以后,李奈内心已经大抵有了一点谱――海汉人不过就是要求合作火伴满足他们对于物质和职员的输入需求,别的大抵另有在商品的发卖战略上加以共同罢了。这些事情对于在广州人脉遍及并且财大气粗的“福瑞丰”来讲,并不是甚么难办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李奈非常认同施耐德昨晚在酒菜上说过的一句话:只如果钱能处理的题目,那都不是题目。

李奈将样品一一拿在手里渐渐打量,在赞叹于海汉人设想力和缔造力的同时,他当然也重视到了那些铸印在商品大要的小篆标记。与穿越众设法有些分歧的是,李奈并没成心识到这是一种变相的“文明入侵”,而是以为小篆标记是海汉人的一个巧思,是为了凸起本身的品牌,根绝市道上呈现仿冒品的一个手腕――施耐德便是如许向他解释了标记的感化。

李奈当然不会晓得这实在也是执委会所制定的外贸生长打算的一部分。在执委会的筹划中,本地财产多以原质料或半成品的深加工为主,呼应的内销商品则首要生长快速消耗品,以保持耐久可持续的外贸买卖范围。至于玻璃成品这个比较特别的商品,执委会也将通过不竭地扩大出产范围来下出世产本钱,使其面对的发卖群体更加大众化,以便于在将来进一步推出玻璃包装的商品――比如说最快一年内就将面世的酒类商品。

最后被拿出来的才是李奈他们此行本来的目标,海汉人独家推出的玻璃文具系列。颠末这段时候的进一步开辟以后,第一个正式的系列产品已经定型。从表面上看,与之前的样品不同不大,不过每件文具上都有了一方铸印商标――小篆字体的“海汉”二字。